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档案 106

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字母:
不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类别:
不选 根及根茎类 动物类 矿石类 其它加工类 果实种子类 全草类 花类 叶类 树皮类 藤木类 树脂类 菌藻类
品种:
血竭
展开

血竭

1别名
2概述

血竭,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麒麟竭,多年生常绿藤本,长达10~20m。茎被叶鞘并遍生尖刺。羽状复叶在枝梢互生,在下部有时近对生;小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20~30cm,宽约3cm,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叶柄及叶轴具锐刺。肉穗花序,开淡黄色的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约2~3cm,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赤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样。

3产地分布
我国台湾、广东有栽培。
4形态特征

本品略呈类圓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气微,味淡。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5生态环境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
6生物学特性
7生长习性
8生长周期
9采收加工
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炮制方法: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除去杂质,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雷公炮炙论》:骐驎竭,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
10储藏养护
11形状规格
12性味功能

性味:味甘;咸;性平;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

功能: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13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1、进口加工血竭(手牌、皇冠牌):略呈扁圆四方形,大小、重量不一,一般直径6-8cm,厚约4cm,重120-150g。表面暗红色或黑红色,有光泽,常附有因磨擦而成的红粉。底部平圆,顶端有包扎成型时形成的纵折纹。质硬脆易碎。破碎面黑红色,光亮,研粉则为血红色。无臭,味淡。  
2、原装血竭呈扁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等。表面红褐色、红色、砖红色。断面有光泽。研粉为血红色。无臭,味淡。

理化鉴别

1、取本品颗粒置纸上,用大火烘烤则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以火燃烧则发生呛鼻烟气。

2、取本品粉末少许,放在试管个加热熔融,即是暗红色,并有香气。

3、取本品粉末少许,放在水中振摇,粉末个溶解,水不染色。

4、取本品粉末少许,加95%热乙醇溶解,加盐酸10滴,再加水10-15滴,有棕黄色沉淀(血竭黄素)。如掺有红土、氧化铁、红粉、松香及植物性杂质,则95%乙醇不能完全溶解。

伪品鉴别

1. 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树干中的油树脂经蒸馏除去挥发油后的遗留物掺红色素伪造。

2. 混有达马树脂等杂质的掺杂质的掺伪品。

伪品血竭

为扁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褐紫色,有贝壳样光泽。并有伪造黄色商及不规则沟纹和明显的细龟裂纹,稍有粉霜。质疏脆,小块手捻易破碎,断面紫红色有光泽,具细小颗粒粘手,研粉成玫瑰红色,有松节油,易燃,燃时冒棕色浓烟,发出强烈松节油气味。

药物应用鉴别

自然铜和血竭,均能活血散瘀止痛,同为外伤科的要药。但血竭兼可止血生肌敛疮,为金疮出血,疮疡不敛必用之品;而自然铜长于接筋续骨,为筋骨折伤的常用之药。

14种植技术
15供需情况
16药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