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档案 80

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字母:
不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类别:
不选 根及根茎类 动物类 矿石类 其它加工类 果实种子类 全草类 花类 叶类 树皮类 藤木类 树脂类 菌藻类
品种:
冬虫夏草
展开

冬虫夏草

1别名

夏草冬虫、冬虫草、虫草。

2概述

冬虫夏草是高级滋补名贵中药材,又为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冬虫夏草民间应用历史较早。始载于吴仪洛(1757年)《本草从新》,记有:"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最佳,云南、贵州所产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之,连身俱化为草"。又曰:"冬虫夏草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咳嗽……如同民间重视的补品燕窝一样"。以后,本草均有收录。冬虫夏草作为药材输出国外很早,明代中叶(1723年),法国人巴拉南来华采购冬虫夏草带往巴黎,后由英国人带往伦敦。

3产地分布

冬虫夏草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甘肃。主产于青海囊谦、玉树、称多、治多、杂多、甘德、达日、玛沁、兴海;四川甘孜、石渠、理塘、白玉、德格、色达、巴塘、新龙、雅江、康定、小金、木县、雷波;西藏丁青、昌都、比如、巴青、索县、嘉黎、江达、类乌齐、察雅;云南贡山、中甸、德钦。

主产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辖区内的林周县、达孜县、尼木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堆龙德庆县。那曲地区的那曲县、嘉黎县、巴青县、聂荣县、比如县、索县。昌都地区的昌都县、贡觉县、八宿县、边坝县、洛隆县、江达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山南地区的乃东县、琼结县、措美县、加查县、贡嘎县、桑日县、扎囊县、隆子县、浪卡子县。林芝地区的林芝县、朗县、米林县、波密县、工布江达县。日喀则地区的日喀则市、定日县、吉隆县、谢通门县、南木林县、白朗县、江孜县、亚东县。其中堆龙德庆县城距离拉萨市不到10公里。

青海省也是冬虫夏草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海东地区内的化隆回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辖区内的共和县、同德县、兴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辖区内的同仁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辖区内的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 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区内的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菜县。 其中共和县和化隆县距离西宁市不到120公里。以上许多县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冬虫夏草。

四川甘孜、石渠、理塘、白玉、德格、色达、巴塘、新龙、雅江、康定、小金、木县、雷波。

云南的贡山、中甸、德钦等地均有分布。

4形态特征
冬虫夏草菌之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呈棒球棍状,长4-14厘米,不育顶部长3-8厘米,直径1.5-4厘米;上部为子座头部,稍膨大,呈窄椭圆形,长1.5-4厘米,褐色,除先端小部外,密生多数子囊壳,顶部不育部长1.5-5.5毫米;子囊壳近表面生基部大部陷入子座中,先端凸出于子座外,卵形或椭圆形,长250-500微米,直径80-200微米,每一个子囊内有8具有隔膜的子囊孢子。虫体表面深棕色,断面白色;有20-30环节,腹面有足8对,形略如蚕。
5生态环境
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拨3000-5000米之间的山地阴坡、半阴坡的灌丛、草甸和高山分水岭两侧。植被类型以莎草科嵩草属植物和蓼科中的头花蓼、珠芽蓼、小大黄等高山草甸草原为主,并常生长一些金腊梅等灌木。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土质肥沃,水分充足。
6生物学特性

冬虫夏草具有喜冷凉、耐湿的特性。

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和真菌的结合体。寄生虫是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ehar)的幼虫。真菌是子囊菌纲、麦角科的子囊菌。其子囊孢子成熟后散落地面,随着雨水落到土壤中,遇到适合条件,子囊孢子萌发,发出枝状芽管,每年7-8月份侵入已钻入土壤中的虫体繁殖菌丝,真菌吸收寄主虫体内的营养。约10月份,地温5℃时,染菌幼虫死亡成为僵虫,随着地温不断下降,僵化程度愈高。僵化后的幼虫头部开始长出子座,11月至翌年2月份,地温2-3℃时,子座生长非常缓慢。4月下旬,地温升至5℃时,子座迅速生长。5月初,高山冰雪融化,土层解冻,子座开始钻出表土,每天增长3-4毫米,一般在露出地面部分达20-50毫米时不再长高。10-20天子座呈现棕褐色,头部渐渐肥大,出现了子囊果,约一个月子座停止生长。4-55天即7月下旬至9月初子囊孢子成熟,地下虫体开始腐烂,子座开始萎蔫。成熟的子囊孢子从子囊果顶部开口散落于地表,遇土壤等条件适宜,很快长出芽管,随着雨水透入土中,继续对蝙蝠蛾幼虫进行寄生。

7生长习性
冬虫夏草具有喜冷凉、耐湿的特性。
8生长周期

多年生。


年需求量:

约60-80吨。

9采收加工

1、采收野生冬虫夏草,一般于每年5月底至6月中旬采集为宜。当高山冰雪开始消融,子座露出地面,多数虫草产生了子囊果,即可采收。提前采集和掠夺式的挖掘,会造成虫草菌菌源不足,导致虫草资源量的枯竭。7月份采集,牧草长高,寻找困难,虫体枯竭,不合药用。在最佳时期采集。

2、加工虫草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泥土和膜皮,晒干或用微火烤干即成商品。

采收时间:每年当高山冰雪开始消融,子座露出地面,多数虫草产生了子囊果,即可采收,一般于5月1日至6月20日左右,野生冬虫夏草的产地都有一次12至26天左右的采挖期,一般来讲,海拔高度相对低的地区,采挖期越早,冬虫夏草的品质相对就越差,反之则越好。虫草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泥土和腹皮,晒干或用微火烤干即可。

10储藏养护

冬虫夏草一般用防潮性能好的纸箱、木箱盛装,或用塑料袋分装后,置箱中。密封后贮存于干燥、阴凉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65-75%。

本品易虫蛀、生霉、变色。危害的仓虫有花斑皮蠹、烟草甲、药材甲、日本蛛甲等,仓虫多蛀蚀虫体,出现碎屑、虫粪、粉末,严重时只剩空壳。受潮后返软,虫体及子座颜色变深,有的出现霉斑。

储藏期间,应由专人保管。商品用50%白酒喷匀后密封,可防虫蛀。商品间放入无水氯化钙或硅胶可防潮抑霉。轻度虫蛀,可用磷化铝、溴甲烷熏杀,忌用硫黄及氯化苦。有条件的地方,可置低温仓库保藏,或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11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虫草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3-8厘米,直径约0.3厘米;表面深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臌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规格规准:

主产区以虫身色黄、发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不空心,子座短小,无霉变和杂质为佳。

12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归肺、肾经。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治诸虚百损的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自汗盗汗及虚弱等症。

主要成分:

粗蛋白,水解产物为谷氨酸、脯氨酸、羟基缬氨酸的混合物。另含脂肪及D-甘露醇、尿嘧啶、腺膘吟、腺膘呤核苷、苯丙酸、组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维生素B 12、蕈糖、麦角甾醇等。

主要药理作用:

浸剂有显著扩张动物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和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对肠管、子宫及心脏均有抑制作用;对心血管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实验证明,冬虫夏草素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与鼻咽癌KB也有抑制作用;煎剂小鼠腹腔注射5克(生药)/公斤时,有显著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近年来,对冬虫夏草从整体功能活动方面进行了镇静、抗疲劳、耐缺氧以及毒性试验,其水浸液效果显著。人工发酵培养的冬虫夏草菌的菌丝体提取物,经动物试验证明,有抗缺氧,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以及抗烟碱、抗炎等作用。此外,冬虫夏草能增加大鼠精囊的重量,同时对体外培养的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将冬虫夏草6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能显著增加脾脏重量,胸腺重量降低;将虫与草分开试验,起活性作用的主要是草,虫体部分无明显作用。虫草及其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器官具有明显影响,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有激活作用,巨噬细胞内酸性酶活性也明显增强,虫草及其菌丝体均能加速脾脏核酸和蛋白质更新的速度,促进脾脏DNA的合成,加速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菌能力,而起到滋补作用。

13真伪鉴别

冬虫夏草系我国特产的名贵中药材。近年来曾发现有不少的混淆品与伪品,但本室收集到的一种伪品冬虫夏草与以往发现的伪品虫草有所不同,经鉴定本伪品的虫体系由淀粉类经人工压制而成,而子座则为百合科植物黄花菜的干燥变色花蕾伪充。

1、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Cardy-cep)Sinensis(Berk)Sacc。寄生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Hepialus arnoricamus Opertur幼虫上的干燥虫体与子座的复合体。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外表面棕黄色或土黄色,背部环节明显、共20-30条,环纹1宽3狭间隔排列、自然而清晰。腹部有足8对,头3、中4、尾l,尤以中部4对最明显。质轻而脆,折断面平坦、粉红色,略黄。子座单枝。由头部口中长出,呈细柱状。表面棕褐色,有细纵纹,顶部稍膨大,放大镜下密布疣状突起。质柔韧,折断面显纤维性,黄白色。气微腥,味浓。

2、伪品冬虫夏草:为淀粉与百合科植物黄花菜Hemerocallis minor Mill的干燥变色花蕾组合压制品.虫体形似蚕。长4cm,直径O.4-1cm,外表面橙红色。背部有环节20条,环纹租细划一,整齐呆板腹部足8对,尾部足单列、3园点状,质坚硬,折断面平坦,略显角质样,黄白色,气弱,口尝粘牙。子座单枝;由虫体的顶端伸出,呈棒状,表面棕褐色,顶端膨大,有时开裂。质轻而脆,折断时花被呈裂片状,内显花丝。具干菜气味。

混淆品种:

蛹草:为Cordyceps militaris(L.ex Fr.)Link寄生于夜蛾科幼虫体内而形成的干燥虫体及子座,习称北虫草,其子座头部椭圆形,顶端钝圆,桔黄或桔红色,寄生为夜蛾科幼虫,常能发育成蛹后才死亡,所以虫体呈椭圆形的蛹。其人工培养液中分离出一种代谢产物虫草素,有抗菌作用。

亚香棒虫草:为Cordyceps haw-resii Gray.寄生于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的干燥虫体及子座。形状与冬虫夏草相似,可见稍明显环纹。虫体长3-5厘米,直径0.3-0.7厘米;断面黄棕色或黄白色,头部棕褐色;子座柄多弯曲,有的为双子座,黑色,有纵皱或棱,上部光滑,下部有细绒毛;头部短圆柱形,长1.2厘米,茶褐色,子座无不孕顶端。虫体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白色,中央有稍明显灰棕色"-"字纹;气微腥,味微苦。含有效成分与冬虫夏草相似,民间用作滋补药,服量过多,可发生头晕、恶心副作用。

凉山虫草:为Cordceps liangshanens Zang-Lin et Hu寄生于一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的干燥虫体及子座。虫体形似蚕,长3-6厘米,直径0.6-1厘米,外表菌膜棕褐色,角皮暗红棕色,有众多环纹,足不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周边棕色;子座细长,圆柱形,分枝或上体分枝,不规则弯曲或扭曲,长10-30厘米,直径0.1-0.2厘米,表面黄棕色至黄褐色。子座头部圆柱形或棒状,子囊壳突出于表面明显可见,黑褐色,质稍呈木化,脆而易断,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淡。

新疆虫草:为Cordyceps sp.寄生于一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的干燥虫体及子座。产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哈巴河县。身体似蚕,长2-4厘米,直径0.2-0.5厘米。表面土黄色,棕褐色至深棕色。有环纹20-4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腹部有足8对,以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断,断面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斑形,稍弯曲,长约1厘米,直径约0.1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细小皱纹,上部膨大呈圆珠状,深棕色。气微腥,味较苦。

分枝虫草:为Cordyceps ramosa Tenu寄生于鳞翅目一种昆虫的幼虫的干燥虫体和子座。产于浙江、福建。其虫体如蚕,长3-5厘米,直径0.5-0.6厘米。表面黄绿色,黄褐色或黑褐色,体表粗糙,有体环25-35个,腹部有足8对,以中部4对清晰,尾似蚕而向内弯曲。质脆易断,断面淡黄白色。子座自头部1-3节颈间长出,逐渐延伸至头面部,呈1-3-5分枝,少数有节枝分生,湿润后子座易剥离,柄细长,多弯曲,长3-5.5厘米,直径0.15-0.4厘米。稍扁,黑褐色;未成熟者头部与柄部无明显区分,成熟者头部稍膨大,子座表面细小短线状突起,质柔韧,断层外层黑色,中心黄白色,周边子囊壳埋于子座内,排列紧密。有时两层重迭。气微腥、味微。

地蚕:为唇形科植物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Y.Wuy)的干燥根茎。呈纺锤形或长棱形,两端渐尖,略弯曲,形似虫体,长1.5-5厘米,直径0.4-0.8厘米;表面淡黄色、淡黄棕色或灰黄色,皱缩不平,有凹陷,可见圆形残存根痕,环节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可见淡棕色形成层。气微、味甜、有粘性。

草石蚕: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Stachys sieboidii Miq.)的干燥根茎。纺锤形或长棱形,两端稍尖,略弯曲,形体似虫体,长2-4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淡黄棕色,有4-8个环节,节间长0.3-0.7厘米,有棕色形层环。气微、味微甜,有粘性。

14种植技术

(一)繁殖方法

冬虫夏草已进入无性繁殖试验研究阶段。在人工培育虫草方面,有性孢子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长出菌丝,并能长出子实体和子囊孢子。但进入无性繁殖阶段时,尚未能长出子实体。目前,对养虫、接种等项技术正在试验研究中。

目前,国内有10多个科研单位分离出虫草菌,已有4个单位将分生孢子采取发酵培养方法,得到了菌丝体(菌粉),以菌粉代替天然冬虫夏草,现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15供需情况

冬虫夏草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是治疗久咳虚喘、劳嗽咯血及诸虚百损等常见病之良药,也是天然高级滋补品,在国外享有盛誉。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滋补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加之发现冬虫夏草具有抗癌作用,内销和出口均将会不断增加。近年来研究发现从冬虫夏草中获得分生孢子,发酵培养出菌粉,研制加工的"虫草精"、"虫草茶"、"虫草蜂王浆"等多种新品种投放市场,深受国内外的欢迎。冬虫夏草的市场宽广,大有可为。

冬虫夏草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采挖过度,野生资源日趋减少,潜在着濒临枯竭的危险;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虽初获成功,但进展缓慢。因此,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发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加强资源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搞好人工培养的研究,以增加药源,扩大商品量,保证国内外市场需要。

5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

冬虫夏草商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列为三类品种,由地方管理, 1980年放开经营,由市场调节产销。40年来,冬虫夏草收购呈上升趋势,但起伏较大,销售比较平稳。冬虫夏草是大宗出口创汇商品,每年收购的商品,有70%左右供应出口,因国外需要量大,商品出口常有缺口。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由于各级药材公司相继成立,有计划地组织药材生产、收购,虫草收购呈上升趋势,内销只限于医疗配方,用量较少,主要为出口提供货源。1957-1969年间共收购31.9万公斤,其中供饮片配方占12.8%,供应出口占65.2%,其余做中成药原料。

70年代,收购减少,销售平稳,内销和出口基本保持前期水平。1970年大搞群众性的中草药活动,收购量达7.7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之后因资源明显减少,1971年收购3.8万公斤,1972年收购1.3万公斤,比1970年下降50%和84.4%。

80年代中药市场放开,实行多渠道经营以后,价格猛涨,药材部门收购量下降,1983年收购1.3万公斤,比1978年下降33%,出口受货源影响,也明显减少。

16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pH6.5)[0.01mol/L磷酸二氢钠68.5ml0.0lmol/L磷酸氢二钠31.5ml混合(pH6.5)]-甲醇(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nm。理论板数按腺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腺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90%甲醇制成每lml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90%甲醇10ml密塞,摇匀,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9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腺苷(C10H13N5O4)不得少于0.010%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