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报道 > 正文

“七位一体”:内江东兴区打造现代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

来源:澎拜新闻 浏览:1979次 时间:2022-05-23 17:12:39

评论

5月,是中药材生长拔节的好时节。

在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七星村的川南百草生态科技园内,工人们有的忙着捡拾掉落在地的枳实,有的为枳壳树苗施肥。

在白合镇华山村的一片山坡上,村民们三五成群,挖坑、施肥、浇水,认真仔细地移栽天冬种苗。

这热闹忙碌的场景,正是东兴区扎实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石子镇七星村,枳壳产业集中连片

石子镇七星村,枳壳产业集中连片

抢抓机遇

把脉问诊明方向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中医药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东兴区地处四川中南部,属盆中浅丘地形,具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独特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区内降水集中,年均相对湿度为80%,年均降水量达927毫米,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四季分明。区内土质类型多样,以泥土、粗砂土、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砂土为主。

“东兴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辖区孕育丰富多样的中药材提供了基础。”东兴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主任张晓勇介绍,2018年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初步探明,东兴区中药资源有430余种,主要种植有天冬、黄精、蚕桑、枳壳、铁皮石斛、蜀椒、栀子等13个中药材品种。其中,内江天冬为道地药材,天冬蜜饯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饮誉全国。

如何发挥基础优势,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契机,坚持把中医药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邀请专家、组织专人多次反复调研,本着“因地制宜、前瞻发展、构建全产业链”理念,编制规划了《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以下简称《规划》),为中医药产业明确方向,统筹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医药产业发展。

依托《规划》,东兴区明确提出了以促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提质增效为核心,坚持“药材种植打基础,健康产品争突破,康养文化拓新业,商贸物流齐发展,科技研发作支撑”的发展思路,将该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川南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发展目标。

围绕这一发展目标,东兴区正全面发力,分三阶段推进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建设,力争到2030年全区中药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配套产地加工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园区实现年产值60亿元以上,仓储物流基地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物流配送能力达到10万吨/年。

科技赋能

人才兴研促发展

在《规划》引领下,东兴区高度重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项目发展,区卫生健康局积极作为,协同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明确预期目标、主要难点问题,安排解决措施,统筹推进项目发展,从加快推出产品及品牌、加强人才赋能产业入手,同步实施整合资源,推进天冬全产业链体系建设,促进中医药产业茁壮成长。

突出产研建设融合,东兴区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研发天冬粉、酒制黄精肽粉,目前已成功转化为商品,与天冬酒、天冬膏、天冬蜜饯等十余种天冬产品逐一亮相“天草润东”天冬品牌形象旗舰馆(实体专卖店),受到群众喜爱。同时,“内江天冬”于2021年11月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入选该工程的道地中药材。

提升科研赋能水平,东兴区加强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菌类药材研究所所长、四川省道地药材首席专家罗霞团队,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生物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鉴定学科”学科带头人瞿显友团队,西南交通大学药典专家谭睿、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侯大斌等8所科研院校的专家合作,开展内江天冬产业人才育、培、引,启动天冬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工程,力促天冬全产业链建设快速形成。与此同时,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产业技术分院即将落户东兴区,人才科技双双赋能东兴区中医药产业,为东兴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建设天冬全链条体系,东兴区坚持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发展战略,带动天冬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目前,该区已成立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组培道地品种内江天冬种苗;加快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建设,规划建设面积4500亩,涵盖现代中医药精深加工产业园、中医药大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园和院内制剂中心;依托中农联·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中心,加快建设辐射川渝滇黔四省市的专业化中医药仓储物流基地及专业化交易市场,为中医药产业提供物流支撑。

与此同时,东兴区成功引进或培育涉及中医药全产业链企业2家,与中国国药集团、华润三九药业、好医生集团、北京同仁堂(四川)药业、四川省中药饮片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合作研发天冬颗粒、天冬饮片、天冬保健品等大健康产品17种,其中3种传统制作的产品分别为天冬蜜饯、天冬膏以及天冬饮片;天冬日化品14种包括天冬护肤品8种,天冬清洁护理6种。

通过天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东兴区已带动全区种植黄精、枳壳等10余种中药材8.2万亩,实现总产值3亿元,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农户广泛参与为基础”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创新模式

联农带农共富裕

2021年9月,永福镇鲤鱼塘村黄精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工;2022年1月,鲤鱼塘村天冬种植园区开工。村里的撂荒地和荒山,正在不断变成良田,形成产业基地。

一年来,永福镇鲤鱼塘村借力东兴区打造“中国天冬之乡”的扶持政策,拓展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推广“产联式合作社”发展模式,探索形成联农带农的“4321”(投资人:管理者:村集体:农户=4:3:2:1比例分成)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村民增收致富是可以预见的。”鲤鱼塘村村支部书记杨鑫华介绍,按照“4321”运行机制,预计到2024年底,园区天冬产值就可达2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50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

郭北镇今年一季度关于中医药产业的数据则更加喜人,实现天冬种苗收入1320万元,预计全年收入将达到5000余万元,其中郭北镇青台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拿出600万元向老百姓现场分红。

中医药产业的根在农村,发展中医药产业亦是在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农业大区,东兴区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园区基地基础设施,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是现实需要。目前,全区17个镇(街)已规划建设了25个以天冬为主的农业园,已流转土地1万余亩,整理土地9000余亩。截至今年4月底,已栽种天冬1.6万亩,完成产业道路32千米。山坪塘、蓄水池、观景台、产业道等配套设施已陆续开始实施。

张晓勇表示,下一步,东兴区将持续以“七位一体”为核心引导,以标准化种植为抓手,在全区发展天冬种植3万亩,各镇按照“一镇一园区”计划建立天冬种植核心基地,逐步形成“两核一带”天冬种植格局,推动资源集中连片开发,推行粮药、林药、菜药、药文、药养等综合经营模式,着力打造现代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扎实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东兴区未来可期!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最近浏览排行榜

大家都在看

我的足迹

店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