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 品种:
青蒿
- 1别名
拉丁文名:Herba Artemisiae Annuae。
英文名:Sweet Wormwood Herb,Herb of Sweet Wormwoo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annua L。
别名:
蒿、草蒿、方溃、臭蒿、香蒿、三庚草、蒿子、草青蒿、草蒿子。
- 2概述
本品为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的全草。陶弘景曰:"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蜀本草》称:"《图经》云,青蒿叶似茵陈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苗,日干,江东人呼为卂蒿,为其臭似卂北人呼为青蒿。"《本草图经》载:"青蒿,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阴干。根、茎、子、叶并入药用,干者炙作饮香尤佳。"《梦溪笔谈》述:"蒿之类至多。如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陕西、绥、银之间有青蒿,在蒿丛之间,时有一两株,迥然青色,土人谓之香蒿,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独青,气稍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此为胜。"《本草蒙筌》:按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人每诵之,只疑两药一种,因分老嫩而异名也,殊不知叶虽近似,种却不同。草蒿叶背面俱青,且结花实;茵陈叶面青背白,花实全无。况遇寒冬,尤大差异,茵陈茎于不雕,至春复旧干上发叶,因干陈老,故名茵陈;草蒿茎干俱雕,至春再从根下起苗,如草重出,乃名草蒿。发旧干者三月可采,产新苗者,四月才成,是指采从先后为云,非以苗分老嫩为说也。
- 3产地分布
本品全国各地均产。
- 4形态特征
黄花蒿,一年生草本,高40-150cm。全株具较强挥发油气味。茎直立,具纵条纹,多分枝,光滑无毛。基生叶平铺地面,开花时凋谢;茎生叶互生,幼时绿色,老时变为黄褐色,无毛,有短柄,向上渐无柄;叶片通常为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短细,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玟点;叶轴两侧具窄翅;茎上部的叶向下膛渐细小呈条形。头关花序细小,球形,径约2mm,具细软短梗,多数组成圆锥状;总苞小,于状,花全为管状花,黄色,外围为雌花,中央为两性花。瘦果椭圆形。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 5生态环境
生于旷野、山坡、路边、河岸等处。
- 6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阴蔽,忌涝。种子发芽温度8-25℃。愉阳光充足,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 7生长习性
- 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
- 8生长周期
一年生。
- 9采收加工
花蕾期采收,切碎,晒干。
- 10储藏养护
- 11形状规格
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 12性味功能
性味:苦,辛,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清热解暑,除蒸,截疟。
主治: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 13真伪鉴别
理化鉴别:1.异羟肟酸铁反应:取青蒿样品10mg溶于1ml甲醇中,加入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4~5滴,在水浴上加热至沸,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至酸性,然后加入1%三氯化铁溶液1~2滴,溶液即呈紫色。(检查青蒿内酯类化合物)
2.薄层层析 取青蒿素对照品,以石油醚(60~90℃)-丙酮-冰醋酸(8∶2∶0.1)为展开剂,展开15cm以上,取出,晾干,喷以含2%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85℃加热10~20 分钟至斑点清晰,样品与对照品溶液应显青蒿素的清晰斑点。
- 14种植技术
青蒿 - 栽培技术要点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水,光照要求充足。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的衍生物可生产很多系列药品。青蒿素主治疟疾、结核病潮热,治中暑、皮肤瘙痒、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和灭蚊等。全草入药,洗净鲜用或晒干制药。青蒿作物粗生易管,生长期短,投资少,收益快。现将其生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幼苗假植
应选择水源充足的田块,起厢种植。要求厢面宽1.2米,假植规格株行距为10-15厘米。假植后加强肥水管理。可用腐熟人粪尿或亩用复合肥5公斤冲粪水淋施,做到勤施薄施。大约假植18-20天左右(气温低时约需25-30天)当植株生长到10-15厘米时,即可移至大田种植。
田块准备
本田应选择水源有保证,能排能灌的田块。经深翻梨耙、碎土。每亩施腐熟农家肥或土杂肥2000-2500斤,磷肥50-60斤作基肥。开沟起厢种植。起厢规格为:宽1.2米,沟宽0.4米,沟深0.2-0.5米,每厢种二行,株行距为0.8×0.8米。
适时移栽
当假植苗达到10-15厘米时进行移栽,移栽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淋足定根水。可合理密植,亩植1000株左右。
田间管理
移栽后应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科学施肥,合理排灌。可分三个阶段施肥。第一阶段:移栽一个星期左右轻施复合肥或农家肥。亩用复合肥10-15斤或用0.3%的复合肥水淋施。第二阶段:移栽后15-20天,每亩开穴施复合肥35斤左右或腐熟农家肥,施肥后进行复土。第三阶段:移栽35-45天后亩施50斤复合肥或农家肥,结合培土。大田种植要防渍水,在雨季注重排除渍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水。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青蒿主要病害是茎腐病。在多雨季节,如发生茎腐病,可用灭病威或托布津防治。
(2) 虫害:青蒿主要害虫有蚜虫,应在其迁飞扩散前喷药,亩用40%乐果或20%速灭丁或蚜虱净等喷雾防治。
适时收获
青蒿生长最旺盛期即花蕾期进行收获。选择晴天,砍倒主杆,在大田晒一天。第二天收起在晒场晒干,打落其子叶,子叶继续晒干,符合收购要求即可销售。 青蒿-饮品
青蒿性味苦寒,但不伤脾胃。具有清热解暑,退虚热、宣化湿热的功效。
青蒿含有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有明显的降温解热作用,还能帮助排汗。所以,夏日将青蒿水煎液作为清凉饮料,是防治中暑的良药。
每次用青蒿12克,加适量水煎后服用,热饮或放凉饮用均可。若加入绿豆、菊花、冰糖,则更是香甜可口的防暑佳品。
- 15供需情况
- 16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和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石油醚(60~90℃)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正己烷30ml使溶解,用20%乙腈溶液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腈液,蒸干,残渣加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4: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査】水分 不得过14.0%(通则08犯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8.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无水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9%。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用法与用量】6~12g,后下。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