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 品种:
淡竹叶
- 1别名
中文名:淡竹叶
拉丁学名:Lophatherum graci
别名:
竹叶、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竹叶卷心
- 2概述
- 淡竹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须根中部可膨大为纺缍形肉质块根,黄白色。叶披针形,圆锥花序;颖果椭圆形。
- 3产地分布
- 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及日本均有分布。
- 4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具木质根头。须根中部膨大呈纺锤形小块根。秆直立,疏丛生,高40-80厘米,具5~6节。叶鞘平滑或外侧边缘具纤毛;叶舌质硬,长0.5~1毫米,褐色,背有糙毛;叶片披针形,长6~20厘米,宽1.5~2.5厘米,具横脉,有时被柔毛或疣基小刺毛,基部收窄成柄状。
圆锥花序长12~25厘米,分枝斜升或开展,长5~10厘米;小穗线状披针形,长7~12毫米,宽1.5~2毫米,具极短柄;颖顶端钝,具5脉,边缘膜质,第一颖长3~4.5毫米,第二颖长4.5-5毫米;第一外秤长5~6.5毫米,宽约3毫米,具7脉,顶端具尖头,内稃较短,其后具长约3毫米的小穗轴;不育外稃向上渐狭小,互相密集包卷,顶端具长约1.5毫米的短芒;雄蕊2枚。
- 5生态环境
- 可选择通风好、无直射光的林中树下等遮阴处。盆栽可置于室内或阳光直射不到的阳台等处摆放。
- 6生物学特性
- 7生长习性
- 8生长周期
- 9采收加工
- 栽后3~4年开始采收。在6~7月将开花时,除留种以外,其余一律离地2~5cm处割起地上部分,晒干,理顺扎成小把即成。但在晒时,不能间断,以免脱节;夜间不能露天堆放,以免黄叶。可连续收获几年。
- 10储藏养护
- 11形状规格
- 12性味功能
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烦躁,对于牙龈肿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民间多用其茎叶制作夏日消暑的凉茶饮用。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抢水洗净,切段,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适合人群:体虚有寒者、孕妇禁服。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十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
- 13真伪鉴别
- 14种植技术
淡竹叶多为野生,少见栽培。人工繁殖籽播、分株皆可。籽播可于秋季果成熟时进行采集,以肥沃疏松的壤土或田园土作苗床,随采随播即可分株可在3月至5月份于野外采集挖取,进行分栽培育。分栽时要尽量保证每苗均具有较多的根系,剪去根部3厘米至5厘米以上的全部枝叶,以田园土栽种。盆栽观赏不宜分株,应选择根系发达、萌蘖旺盛的植株。栽时要使根部向四面舒展,栽后遮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8天左右即可重新萌发。
株距最好不低于25厘米至30厘米,盆栽以每盆一丛为好。淡竹叶虽生性粗放,但合理的水肥管理会使其生长迅速、枝繁叶茂。在其新叶萌发时及开花期前后,可适量追施1次至2次较淡的腐熟饼肥水,地栽植株也可用淡尿素水灌根1次至2次。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植株,修剪去部分过长、过密及受损的老根,以利于根系的再生,提早萌发新的根系。将修剪后的根部在3克/升至5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小时至2小时。
将根部舒展,置于不透水的玻璃、陶瓷或塑料等器皿中,以陶粒、石子或小卵石等充填固定,加水以部分根系露出水面为宜。置于室内光线明亮处。新栽培的植株在新根及新叶长出前可每两天换一次水,正常养护一般春季10天至15天,夏季7天至 10天换一次水,平时要及时添水。换水时应适量添加水培植物专用营养液,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观赏价值。虫害防治
本科植物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在叶鞘、茎秆、穗部也能发生。可选用20%粉锈宁2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地栽的植株易遭蝗虫危害茎叶,可用40%菊杀乳油2000倍至3000倍液进行喷洒灭虫。需注意的是:观赏栽培的植株可选用低毒无残留的化学药品进行病虫害防治,药用栽培为确保食用的安全性,应尽量避免使用。
- 15供需情况
- 16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
【性状】本品长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cm,宽1〜3.5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鉴别】本品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其下可见圆形栅栏细胞。下表皮长细胞与短细胞交替排列或数个相连,长细胞长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短细胞为哑铃形的硅质细胞和类方形的栓质细胞,于叶脉处短细胞成串;气孔较多,保卫细胞哑铃形,副卫细胞近圆三角形,非腺毛有三种:一种为单细胞长非腺毛;一种为单细胞短非腺毛,呈短圆锥形;另一种为双细胞短小毛茸,偶见。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1.0%(通则2302)。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切段。
【鉴别】【检查】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用法与用量】6〜10g。
【贮藏】置干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