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档案 471

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字母:
不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类别:
不选 根及根茎类 动物类 矿石类 其它加工类 果实种子类 全草类 花类 叶类 树皮类 藤木类 树脂类 菌藻类
品种:
沙苑子
展开

沙苑子

1别名

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子、潼蒺藜、沙蒺藜、夏黄草等。

2概述

沙苑子为补肾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

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唐·甄权《药性本草》在蒺藜项内叙述了白蒺藜,谓:"白蒺藜……形如羊肾,圆而细,色如菉豆,嚼之作菉豆腥气,为末煎之,则香同新茶者真"。《本草图经》载:"又有一种白蒺藜,今生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绿叶细蔓,绵布沙上,七月开花黄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结实作荚,子便可采"。李时珍谓:"其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大如脂麻,状如羊肾而带绿色,今人谓之沙苑蒺藜……"。以上所述与今用扁茎黄芪之子相符。初时扁茎黄芪无专名,因幼苗近似蒺藜而呼沙苑蒺藜。清初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上,才把沙苑蒺藜称为"沙苑子"。

3产地分布

扁茎黄芪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北、辽宁、吉林、山西、内蒙古、宁夏、四川、甘肃。主产于陕西临潼、高陵、周至、泾阳、山原、渭南、大荔、兴平;河北井陉、辛集、行唐、晋县、藁城、高邑、深泽、无极、元氏、正定、定州;四川广汉、什邡、仁寿、双流、新都、崇庆、古蔺、郫县、蒲江、金堂、中江、彭县;天津蓟县;河北宝坻、武清、静海、宁河。

地方习用品:华黄芪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内蒙古、山东。

4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壮,根皮暗褐色,坚韧。茎多分枝,倾斜上 升,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托叶狭披针形,长约3毫米,宽约0.5毫米,有毛;小叶柄极短;小叶9-21,椭圆形,长7-20毫米,宽3-8毫米,先端钝或微缺,有小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有花3-7朵;花萼钟状,长约7毫米,萼齿5,披针形,与萼筒等长,密被白色短柔毛,萼下有2枚线形小苞片; 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凹,基部有短爪,长约10毫米,翼瓣稍短,龙骨瓣和翼瓣等长;雄蕊10,其中9枚花丝连合,1枚分离,花药细小;雌蕊超出雄蕊之外;子房上位,密被白色柔毛;花柱无毛,柱头有髯毛,有子房柄。荚果纺锤形,微膨胀,长约2-3.5厘米,宽6-8厘米,先端有喙,背腹稍扁,疏被短柔毛。种子20-30,圆肾形。

习用品:华黄芪(Astragalus chinensis L.),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倾斜,有棱,幼枝疏被短毛。羽状复叶,小叶21-31,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5-9毫米,先端圆,有小短尖,基部圆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有花3-7朵,花萼钟状,膜质,长约5毫米,萼齿三角状披针形,近无毛;花冠黄色,长约1.5厘米,翼瓣长为龙骨瓣的2/3;子房有柄。荚果椭圆形,近膨胀,革质。有密横纹;无毛,成熟时开裂。种子10-12,肾形。

5生态环境

沙苑子多野生于山坡、路旁、河边、草地等。

6生物学特性

沙苑子喜冷晾气候,适应性强,具有喜光、耐旱、耐盐碱的特性,适宜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一般苗期4-5月,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长期约210天。

7生长习性

喜光、耐旱、耐盐碱,适宜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

8生长周期

多年生草本。

9采收加工

霜降前,荚果外皮由绿变黄褐色时,在靠近地面3-5厘米处割下,晒干脱粒,除净杂质,晒干或放通风干燥处阴干,但不宜太阳曝晒。


亩产量:

50-60公斤/亩,年景好时最好产量能达到80公斤/亩。

10储藏养护

沙苑子一般用双层麻袋包装,每件45公斤左右。贮于干燥通风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65-75%。商品安全水分8-12%。

本品易吸潮生霉,偶见虫蛀。吸潮品颜色变深,光泽减退,常见白色霉迹。危害的仓虫发现有米黑虫等,多蛀蚀破碎种粒或种脐部位,有的结丝串团,常见碎屑。

储藏期间,保持环境整洁、干燥;定期检查,发现吸潮、初霉品,及时晾晒。入夏后每月用磷化铝或溴甲烷熏蒸,以防虫蛀。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虫情严重时,用磷化铝或溴甲烷熏杀。

11形状规格

沙苑子略呈肾形而稍扁,长2-2.5毫米,宽1.5-2毫米,厚约1毫米。表面光滑,褐绿色或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1毫米,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以饱满、无沙土为佳。

规格标准:

主产区地方标准不分等级,均为统货。

12性味功能

沙苑子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益肾固精,清肝明目。主治肾虚腰痛,虚损劳乏,阳痿、早泄等症。

主要成分:

为维生素A类物质、脂肪油、鞣质、生物碱及黄酮类物质,并含锌、铜、锰、铁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主要药理作用:

有收缩子宫和抗利尿作用及抗癌、防衰老作用。

13真伪鉴别

在商品中常有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猪屎豆(Crotalaria mucronata Desv.);崖州野百合(C.yaihsienensis T.Chen);凹叶野百合(C.retusa L.);田皂角(Aeschynomene indica L.)的干燥种子,混作沙苑子药用。扁茎黄芪与混淆品的区别。

14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沙苑子对土壤要求不严,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每亩施有机肥2 500公斤,加施过磷酸钙15-25公斤,深耕耙平,做成1-1.5米宽平畦即可。

(二)种植方法

沙苑子在生产上多用种子进行繁殖。在收获季节,选秧蔓小,结荚多而大的植株采种,于每年秋或春季采用条播或穴播。播种行距0.3-0.4米。开浅沟,将种子播于沟中,覆土3-6毫米,稍压后浇水。每亩播种量1-1.5公斤。如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行距1.5-2.5米,行内播2-3行沙苑子,每亩播种量0.5公斤左右。

(三) 田间管理

沙苑子播后10-15天出苗,出苗后间苗1-2次,按株距3-5厘米定苗。如粮药套种,则按株距20-25厘米定苗。并及时除草,松土。在每年返青时,结合孕蕾期锄草,松土,并适量施肥。入冬前,为使沙苑子很好越冬,应浇冬水1次。夏季多浇水保墒,防旱。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偶见白粉病,危害叶片,受害后叶面上有白色粉状物,后期严重时使植株枯萎。 防治方法:及时处理残株,防止扩大。发病期用5%托布津可湿性药粉800-10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喷雾。

2、虫害 持续干旱易受红蜘蛛为害,可用久效磷防治。

15供需情况

沙苑子不仅具有补肝、益肾、明目、固精的功能,还是滋补、抗衰老、提高免疫机能的重要品种;同时又是传统中成药金锁固精丸等品种主要原料,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畅销东南亚各国和地区;还广泛用于饮料、冲剂、奶制品等保健食品方面。沙苑子种植区域广泛,适应性强,产区有种植习惯。种植沙苑子能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优质牧草。因此,生产潜力较大。

沙苑子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购销政策不稳定,综合利用研究进展缓慢,市场开拓不够。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发展生产。同时搞好沙苑子的新疗效、新用途、中成药新品种的综合性研究,充分利用资源,拓宽应用领域。

60年代至80年代产销情况:

沙苑子用量不大,列为三类药材。50年代,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进入60年代中期,家种生产发展较快,成为商品主要来源。从历史上看,沙苑子收购、销售都有很大增长,但销售增长幅度大于收购,市场供应偏紧。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市场用量不大,尚有一定库存,收购量虽然较不少,可以满足市场需要。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产销同步增长,购销基本平衡。这期间人工种植已形成生产能力,产量逐年增加。特别是陕西每年种植保持在2000亩左右,商品量占全国70%以上。1978年全国收购近12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因中药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所需原料的增加,销售量明显上升。1978年销售12万多公斤,为历史最好水平。

80年代初期,收购明显下降,销售比较平稳。1980年中药市场放开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家种沙苑子与其它农副产品比价不合理,加之指导不力,管理跟不上,群众不愿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产量回落。而销售基本保持在历史最好水平,出现了产不足销的矛盾,市场供应偏紧。

16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肾形而稍扁,长2~2.5mm,宽1.5~2mm,厚约1mm。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1mm。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鉴别】(1)本品粉末灰白色。种皮栅状细胞断面观1列,外被角质层;近外侧1/5~1/8处有一条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壁极厚,胞腔小,孔沟细密。种皮支持细胞侧面观呈短哑铃形;表面观呈3个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同心环。子叶

细胞含脂肪油。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沙苑子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沙苑子苷对照品,加60%乙醇制成每1ml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丁酮-乙酰丙酮-水(331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査】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0%(通则2302)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6mn。理论板数按沙苑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沙苑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乙醇制成每1ml15μg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60%乙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6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沙苑子苷(C28H32O16)不得少于0.060%

饮片

【炮制】沙苑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盐沙苑子 取净沙苑子,照盐水炙法(通则0213)炒干。

本品形如沙苑子,表面鼓起,深褐绿色或深灰褐色。气微,味微咸,嚼之有豆腥味。

【检查】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0.0%

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6.0%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沙苑子苷(C28H32O16)不得少于0.050%

【鉴别】【检査】(酸不溶性灰分)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肾虛腰痛,遗精早泄,遗尿尿频,白浊带下,眩晕,自暗昏花。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