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档案 420

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字母:
不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类别:
不选 根及根茎类 动物类 矿石类 其它加工类 果实种子类 全草类 花类 叶类 树皮类 藤木类 树脂类 菌藻类
品种:
槐米
展开

槐米

1别名

白槐、柚花等。

2概述

槐花、槐角,为我国常用中药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成熟果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药材商品将花称槐花,花蕾称槐米,果实称槐角。

我国对槐的应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解释词义专著《尔雅》中就记述有:"槐有数种,叶大而黑者名榱槐,昼合夜开者名守宫槐,叶细而青绿者但谓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别……今医家用槐者最多"。\

作为药用首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果实称槐实,即今槐角。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梁陶弘景云:"槐子以相连多者为好";南北朝雷 云:"槐实,凡采得后,去单子并五子者,只取两只、三子者。……凡使,用铜锤槌之令破,用乌牛乳浸一宿,蒸过用";宋·《图经本草》载:"槐实生河南平泽,今处处有之。其木有极高大者……";《食疗本草》亦载:"槐实主邪气,产难绝伤。春初嫩叶亦可食,主瘾疹,牙齿诸风疼"。槐花始见于《日华子本草》(即《大明本草》)。其后历代药书均有收载。明·《本草品汇精要》记有:"花未开者佳"……。古时使用部位均指花蕾。

槐树栽培可追溯到汉代,据《三辅黄图》卷一记载:《汉长安故都·汉旧仪》记有:"长安城中……树宜槐与榆、松、柏茂盛焉";《晋书》中《符坚载记》有:"王猛整齐风俗,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关陇歌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说明槐树,在2000多年前的汉时故都,已大片种植,并遍布城内;到了公元351-385年前秦时期,发展成为道路的行道树。

明代李时珍对槐的物候期、性状、食用、染色等作了概括总结,曰:"槐之生也,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时而始规,二旬而叶成,初生嫩芽,可碟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或采槐子种畦中,采苗食之亦良,其木材坚重,有青黄白黑色,其花未开时,状如米粒,炒过煎水,染黄甚鲜,其实作荚连珠,中有墨子,以子相连多者为好,周礼秋取槐檀之火,淮南子:老槐生火,天元主物薄云,老槐生丹,槐之神异如此"。 (常用中药材)

3产地分布

槐在我国分布较广,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尤以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最为常见。集中分布于河南、天津、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江苏、安徽、辽宁、甘肃。主产于天津、北京市郊;河南上蔡、虞城、泌阳、清丰、罗山、洛宁、汤阴、南乐、淇县、密县;山东荷泽、启密、定陶、曹县;江苏泗阳、沭阳、泗洪、灌南;安徽固镇、庐江、宿县;陕西长武、丹凤、周至、麟游、彬县、户县;河北石家庄。(常用中药材)

4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5-25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圆球形或阔卵形,树皮粗糙,有不规则的纵裂,暗灰色,内皮鲜黄色,有嗅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膨大,叶轴有毛,小叶片7-17,小叶柄有毛;托叶镰刀状,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具细突尖,全缘,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平滑,下面白绿色,伏生白毛,主脉显著,侧脉不明显。顶生大型圆锥花序,花梗及小花梗均有毛;萼钟形;花冠蝶形,黄白色;雄蕊10,离生或基部稍连合,花丝不等长;子房上位,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圆柱形,无毛,绿色,肉质不开裂,下垂,果先端有细尖喙状物,种子间明显缢缩呈念珠状,有1-6个种子。种子棕黑色,肾形。(常用中药材)

5生态环境

槐多生于温带,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一般为中性及微酸性的砂质壤土中,常栽于街道两旁及庭院。(常用中药材)

6生物学特性

槐喜干冷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肥、稍耐阴、耐旱、耐寒、抗风、抗病虫害、抗污染的特性。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pH5-8,含盐量在0.4%以下生长良好。在北方, 3月下旬芽膨大;4月中旬芽开裂;4月下旬展叶;5月中旬生长盛期;6-7月吐蕾;7-8月花盛期;8-9月座果期;9-10月果熟期;10月落叶,形成越冬芽,进入休眠期。果实经冬不落,成熟过程中,荚果成节状脱落。(常用中药材)

7生长习性

槐喜干冷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肥、稍耐阴、耐旱、耐寒、抗风、抗病虫害、抗污染的特性。(常用中药材)

8生长周期
9采收加工

槐栽植8-10年后,即可采收商品。槐米: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花未开放时采摘。将整个花枝折下,及时曝晒,晒干后打下花蕾,除去枝梗及杂质,即为商品。如遇阴雨天,可炕干或烘干,烘时温度约40℃。

槐花:于7-8月花盛期采收。可将花打落,或收取自然落下的花,及时晒干,除去枝梗、泥沙等杂质。

槐角:9-11月果实成熟近干燥时,打落或摘下。过早不成熟,过晚则多胶质,不易干。以晒干为好,防止冻干,切忌翻动,否则变色。晒干后,除去枝梗及杂质,即可。(常用中药材)

10储藏养护

槐米、槐花、槐角多以麻袋包装,置干燥、阴凉、通风、避光处贮存。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65-75%。商品安全水分为9-14%。

本品吸湿性强,易发霉、泛油、虫蛀。槐角泛油色加深,种子团粘手,易碎散,具糖样气味。危害槐米的仓虫有锯谷盗、大眼锯谷盗、印度谷螟、干果斑螟、缟螟(米黑虫)等;危害槐花的仓虫有黑毛皮、拟白腹皮蠢、锯谷盗、药材甲、印度谷螟、裸珠甲等。危害槐角的仓虫有花斑皮蠹、土耳其扁谷盗、小圆甲、大眼新甲、烟草甲、小粉缟螟、干果斑螟、印度谷螟等。

贮藏期间,应"先进先出,易变先出",一般货垛不应过大,贮藏期不应过长;定期检查,发现轻度霉迹、蛀虫分泌物,及时晾晒,也可以用小件密封,充氮(或充二氧化碳)养护。较多数量,用磷化铝或溴甲烷薰灭。(常用中药材)

11形状规格

槐米:统货。以花蕾足状,花萼色绿而厚,全体为黄绿色,身干,无枝梗杂质;黑粒不超过3%,花不超过5%为佳。

槐花:统货。以色黄白,整齐,身干,无枝梗杂质为佳。

槐角:统货。以肥大,角长,黄绿色,充实饱满、整齐、身干、无杂为佳。(常用中药材)

12性味功能

槐米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功能。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亦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症。

槐角味苦,性寒。归肝、大肠经。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功能。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槐米主要成分:芸香甙-芦丁和鞣质。花蕾中还含有与芸香甙不同的黄酮类物质-槐花米甲素,甾醇类物质-槐花米乙素和丙素,以及三萜皂甙和葡萄糖等。槐角主要成分:多种黄酮、异黄酮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目前,从果皮中又分离出槐角甙、槐属双甙、染料木甙及其甙元染料木素、芦丁、槐角黄酮甙及其甙元山柰酚以及5,4'-二羟基黄酮-3,7-二糖甙。种子含有金雀花碱苦参碱及槐根碱等生物碱。

槐米的主要药理作用: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维持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对脂肪浸润肝有祛脂作用;有抗辐射作用及对兔的实验性冻伤有预防作用; 对实验性动脉硬化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芸香甙能显著抑制大鼠创伤性浮肿,对结膜炎、耳廓炎、肺水肿有抗炎作用。槐花液(含芸香甙甚微)注入兔肠内,能刺激肠粘膜,使渗出液增加,有解痉、抗溃疡作用;能使离体蛙心轻度兴奋,对心传导系统有阻制作用;对麻醉犬、猫有暂时显著降低血压的作用。槐角的主要药理作用:抗葡萄球菌及大肠肝菌的作用;浸膏注射于家兔,能使血糖一时增高;能使家兔及豚鼠的红细胞减少,以果皮作用最大,注射青蛙、蜥蜴及小白鼠后均中毒致死;种子提取液能使兔、猪、人的红细胞凝集;果皮中的染料木素和山柰酚,有干扰孕卵运输,终止孕卵着床和抗早期妊娠等作用;在不影响交配和生长的情况下,小量长期服用染料木素和槐角甙,对雌性小鼠有显著的抗生育作用;体外抗癌药物筛选结果,对人宫颈癌有抑制作用,从槐角中提得的粗黄酮,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常用中药材)

13真伪鉴别

混淆品种:

扁豆(Dolichos lablab L.)、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藤[P.thomsonii Benth.的花蕾]与槐花外形相似,易混淆,应注意鉴别。(常用中药材)

14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深翻60厘米,整平耙细,做畦,畦宽70厘米。施足底肥,每亩用腐熟有机肥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圈肥3 000-4 000公斤,撒于畦面。

(二)种植方法

1、有性繁殖 选种:一般于10月,选择健壮植株,采其成熟、饱满的果实,然后用水浸泡,擦去果皮,洗净阴干,备用。

 催芽:先用70-80℃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后掺2-3倍细沙,拌匀,堆放在室内或向阳处;亦可沟藏,一般沟宽1米,深50厘米,长不限,放种后,盖湿沙和塑料薄膜。催芽期间,要经常翻倒,调节温湿度,上下一致,发芽整齐,一般需7-10天。待种子裂口25-30%时,即可播种。

育苗:一般于春、秋两季。有作畦、大田及营养杯三种方法。有水源条件,可采用畦上条播,播幅10-15厘米,覆土2-3厘米,播后镇压保墒,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也有畦上点播,穴距10-15厘米,每亩播种量4-5公斤。无水源条件,可大田育苗,直接开沟,方法同畦上条播,于早春或封冻前进行,种子不催芽也能发芽早、出苗齐。采用营养杯育苗,效果更佳。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注意虫害。

2、无性繁殖 利用根蘖进行分株繁殖。挖取成龄树的根蘖苗,按行株距1.8×1.3米开穴,每穴1株。栽植方法与有性繁殖方法相同。一般4-5年即可成株。对偏碱性土壤,在栽种处可采取换土形式,以确保成活。

3、假植移栽 在北方,秋未落叶后,土壤结冻前,需起苗,假植越冬。假植方法: 一般挖假植沟,沟宽1-1.2米,深60-70厘米,长不限。假植前剪去伤根,以防霉烂。于翌年春季移栽,行株距60×40厘米,移栽后灌水,确保成活。

4、植树造林 通常于春季发芽前进行,植前要修剪树冠,将所有枝条留30-60厘米长,余者剪掉。株行距为4-5米。依根系大小,挖掘适宜的植树坑,把底土和表土分开放,填土时表土在下,底土在上,打碎土块,当填土至半坑时,稍向上提苗,踩实,施入适量圈肥,然后填满坑土,踏实,浇足底水。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苗出齐后,展2片真叶时,间苗。一般1-2次。苗高10-15厘米时定苗,株距25-35厘米。5-7月幼苗进入生长旺季,应及时灌水、追肥,每20天1次。每次追施硫铵3-5公斤或尿素4-5公斤,随即灌水。整个幼苗生育期,注意松土除草,防止苗荒。雨季注意排涝。槐幼苗生长迅速,当年高达1-1.5米,2-3年即可出圃。

2、培育苗木 城市绿化一般用生长5年以上的苗木。幼苗移栽后,需3-5年时间,完成养根和养干两个阶段。养根:应适时追肥、除草,注意防虫和排涝;尽量不修剪枝条,促使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时间为1-2年。养干:是培养通直树干的关键。当苗木地茎约2厘米左右时,于秋未或翌年春季萌发前,距地表3-5厘米处截干。剪口要平滑,不裂,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厩肥5 000公斤。截干第1年,萌生出大量枝条,生长至20厘米时,选留一个直立向上、生长健壮的枝条,余者剪掉。对选留枝要注意保护,及时去除侧枝和蘖芽;加强水肥管理,控制徒长;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护好顶芽。当年苗木高达3-4米,树干直而粗壮。第2年春季再移植,加大株行距,为1.5×1米,继续培植,当苗木胸径4-5厘米时,即可定植。时间为2-3年。

3、大田管理 植树造林后,当年生长期间,视旱情浇水,适时追肥。于冬季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使之安全越冬。一般需2-3年形成丰满的树冠。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溃疡病:幼苗期或移栽后,若遇干旱,在幼苗的枝干上,可现溃疡性病斑,并逐渐扩大,严重时植株死亡。防治方法:一是加强管理,施足水肥,增强抗病能力;二是用石灰、硫黄、食盐、水,按5∶1.5∶2∶36混匀,涂在树干上;三是在发病初期,于病斑上割成纵横相间0.5厘米的刀痕,深至木质部,然后用5%苛性钠水溶液、70%托布津200倍液或不脱酚洗油喷涂;四是对发病严重的苗木及时截干,再重新养干。

2、虫害 槐尺蠖:为食叶害虫,多发生在叶繁茂期。可用溴氰菊酯1 0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剂1 000-2 000倍液进行喷洒。

潜叶蛾:为食叶害虫,发生在叶繁茂期,可用青虫菌或松毛虫杆菌粉剂,配制500 -1 000倍液喷洒。

蚜虫:一般在春未夏初发生,危害嫩枝梢、嫩叶及花蕾,7-8月为盛期。多用2.5 %溴氰菊酯乳剂3 000-5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1 000倍液喷洒。

红蜘蛛:多发生于夏季,集中于叶背面危害,天旱时严重。用20%三氯杀螨醇800 -1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 500倍液喷洒。(常用中药材)

15供需情况

槐米、槐角在医疗方面,不仅用于中医配方,而且是中药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据统计,以槐米、槐角为原料生产的降压丸、京万红、槐角丸达30多种;70年代,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生产出芦丁、脉通、维脑路通等,对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栓塞等症,疗效显著;此外,槐根、皮、叶、嫩枝、树脂及槐耳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饮食方面,民间至今仍用槐花做饭、做饼和作啤洒染色添加剂;用槐花生产的减肥、降压和治疗中老年性便秘的保健饮料──中槐茶,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称为"中式咖啡"。工业方面,用途广泛。能生产染料、工业饴糖、龙胶,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矿冶。种子可榨油,亦可作饲料。槐米还出口销往日本等国。

槐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栽培技术难度也不大,适种区域广,资源比较丰富,有一年种树,多年受益的特点。是城市园林、"四旁"绿化、盐地造林、改良土壤、防风固沙、绿化茺山的优良树种。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树时间长,发展速度缓慢;资源浪费较大,综合利用不够。因此,要结合绿化造林,扩大种植,增加后备资源;切实做好适时采收工作,以防资源浪费;加强科研,搞好综合开发利用,扩大应用范围,开拓市场领域。(常用中药材)

6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槐米、槐角一直列为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商品主要来源于城乡园林和行道树。产区分布较多,大多数省区基本能自给自足。

40多年来,槐米、槐角收购有过起落,而销售平稳增长,未出现过明显的脱销断挡情况,是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品种。

50-60年代初期,槐米购销基本平衡;槐角收购迅速上升,销售稳步增长,购大于销。这期间,由于槐米与槐角收购比价不够合理,槐角收购价格高于槐米,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致使槐角收购量大,槐米收购量小,出现槐米供不应求,槐角供过于求的现象。1960年槐米收购约16万公斤,销售约22万公斤,只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71.7%;槐角收购约37万公斤,比1957年增长9.6倍,比当年销售高5.5倍,创历史最高水平。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调整了槐米、槐角之间的收购比价和收购计划,槐米购销均略有提高,供求关系合理;槐角收购曾一度滑坡,销售稳步增长,仍能满足供应。槐米1970年收购约38万公斤,比1960年增长了1.4倍;销售约27万公斤,比1960 年增长21.6%。槐角1970年收购约4.5万公斤,比1960年减少88%;销售约6.8万公斤,比1960年增长了21%。

70年代各地大搞园林建设,植树造林,槐树资源日趋丰富,同时,槐米、槐角应用领域扩大。槐米调整了收购价格,购大于销;槐角购销同步增长,但幅度不大,销售大于收购。槐米1978年收购约180万公斤,比1970年增长3.7倍,创历史最高水平;销售约67.8万公斤,比1970年增长1.4倍。槐角1978年收购约10.9万公斤,比1970年增长1.4倍;销售约12.8万公斤,比1970年增长近1倍。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槐米商品积压,矛盾十分突出,产区虽然采取了降低收价、调减计划,压缩库存等措施,收购量又急剧回落,销售下降,但购仍大于销;槐角购销均有上升,销一直大于购。槐米1983年收购约83.8万公斤,比1978年下降53%;销售约46万公斤,比1978年下降32%。槐角1983年收购约8.3万公斤,为1978 年的76.5%;销售约12万公斤,为1978年的93%。(常用中药材)

16药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