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 品种:
川芎
- 1别名
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生川军
- 2概述
川芎应用历史悠久,栽培技术成熟,为我国传统大宗常用中药材,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川芎始载于《左传》,名山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芎。记有“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等症。其后,诸家本草对其形态、产地、栽培加工、商品性状等均有记述。梁陶弘景曰:“今出历阳,处处亦有,人家多种之。叶似蛇床而香,节大茎细,状如马衔,谓之马衔芎 。蜀中亦有而细”。灌县(今都江堰市)栽培川芎的历史,南宋范城大在《关船录》中就记有:“癸酉(公元1153年)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上六十里,有坦夷白芙蓉坪,道人于此种川芎”。宋·《图经本草》载:“……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其苗四、五月间生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其叶倍香,……江东、蜀川人采其叶作饮”。并附有永康军芎 图(永康军在今四川省灌县境内)。明李时珍云:“蜀地少寒,人多栽莳,深秋茎叶亦不萎也。清明后宿根生苗,分其枝,横埋之,则节节生根。八月根下始结芎 ,乃可掘取,蒸暴货之”。民国《灌县志·食货书》有“河西商务以川芎为巨。集中于石羊场一带,发约400-500万斤,并有水陆传输,远达境外”的记载。说明当时灌县川芎产销两旺。抗战前(1936年),全国产量100万公斤。后因战事,交通阻隔,销路不畅,生产下降,1947年、1949年均为60万公斤。
川芎是四川主产地大宗药材之一,四川川芎质量好,产量大,产量占全国90%以上,每年大约有7000吨销往国内外市场,是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中药材,又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
- 3产地分布
- 川芎的产区十分集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都江堰、崇庆、彭县、新都、大邑、什邡等方圆100公里左右的川西平原。其中都江堰的柳街镇、石羊镇、徐渡乡和彭州的敖平镇等已经形成了川芎第一集散地,全国各地的药商和一些用药单位常年不断来往采购。每年大约有8000吨销往国内外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家种中药材大宗品种。
- 4形态特征
- 为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根茎发达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茎直立,圆柱形,具纵直沟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老节的节盘常有多数须状气生根;节盘触地易生根。幼嫩时绿色,老时带紫红色。叶互生,茎下部叶具柄,基部扩大成鞘;2-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卵状三角形,羽状全裂,小叶具柄,由下而上渐短,顶端小叶近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羽状深裂,仅脉上有稀疏的短柔毛。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顶端,伞幅7-20厘米;总苞片3-6,小伞序有花10-24朵,小总苞片2-7,线形,略带紫色,被柔毛;花白色,萼齿不显著; 花瓣椭圆形,顶端有短尖状突起,内曲;雄蕊5,花药淡绿色;子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双悬果卵圆形或广卵形,5棱,有窄翅。
- 5生态环境
- 川芎多栽于平坝,海拔700米左右,土壤为水稻土;川芎苓种多栽于山地,海拔1000-1500米,土壤为山地黄壤,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竹林。
- 6生物学特性
- 川芎喜温和湿润气候,要求阳光充足,但幼苗期怕烈日高温。宜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忌涝洼地及连作。栽培川芎很少开花结实。一般生长期280-290天。生长前期:8月下旬种植,条件适宜3天开始生根、出苗,9月下旬新根茎形成,原栽苓种基本烂掉,地上部份生长缓慢。10月下旬,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形成叶簇,并抽出少数地上茎,根茎发育较慢。11月上旬,地上部分生长逐渐转缓,地下部分生长开始加快。12月上旬,根茎中的物质积累为生长前期的90%或整个生育期的40%以上。至1月上、中旬,部分叶片萎黄,根茎生长减慢,进入休眠。生长后期:休眠后,2月中旬抽生地上茎,4-5月生长快,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多。
- 7生长习性
- 川芎喜温和湿润气候,要求阳光充足,但幼苗期怕烈日高温。宜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忌涝洼地及连作。
- 8生长周期
川芎一年育苓,移栽8个月后成熟收获,生长周期应该是两年。但如果生产一旦被破坏,缺乏苓种,恢复大面积生产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年需求量:
约8000-10000吨。
- 9采收加工
1、采收 主产区于栽种后次年小满至芒种间收获,以小满后4-5天收获最好。山区栽培在小暑至大暑间收获。收获过早,根茎成熟不充分,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过迟,根茎容易腐烂,造成减产。收时选晴天,用双齿耙挖起全株,去掉茎叶、泥土,在田间稍凉晒后,运回加工。
2、加工 通常用火炕及时干燥。上炕后,每日上下翻动1次,经2-3日后,根茎逐渐干燥变硬,散发出浓烈香气,便可取出,放入竹制撞篼来回撞闯,除净泥沙须根,即成商品川芎。亦可采用晾晒,应白天曝晒,晚上摊开,严防雨淋或堆沤,避免发热霉变。鲜川芎折干率为30-35%;每亩产干货150公斤左右。
亩产量:
一般亩产干品300公斤。
- 10储藏养护
川芎用麻袋或竹篓盛装,每件30-40公斤。贮存于阴凉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0-13%。
本品易虫蛀,受潮生霉、泛油。泛油品断面颜色变深,气味减弱。危害的仓虫有咖啡豆象、药材甲、烟草甲、赤拟谷盗、大谷盗、米扁虫、谷蠹等,多由商品裂隙或根茎痕处蛀入,侵噬。
储藏期间,应严格控制空气湿度及商品水分,受潮品应及时置通风干燥处摊晾。高温高湿季节应用吸湿剂或去湿机吸潮降温。发现虫害,用磷化铝熏杀。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抽氧充氮养护。
- 11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川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厘米。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香浓,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规格标准: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川芎分2个规格,4个等级。
川芎商品规格标准
川芎Chuanxong RHIZOMA LIGUSTICI CHUANXIONG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一等 干货。呈绳结状,质坚实。表面黄褐色。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每公斤44个以内,单个的重量不低于20克。无山川芎、空心、焦枯、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绳结状,质坚实。表面黄褐色。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每公斤70个以内。无山川芎、空心、焦枯、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 干货。呈绳结状,质坚实。表面黄褐色。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每公斤70个以外,个大空心的属此等。无山川芎、苓珠、苓盘、焦枯、杂质、虫蛀、霉变。
山川芎 统货 干货。呈绳结状,体枯瘦欠坚实。表面黄褐色。断面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大小不分。无苓珠、苓盘、焦枯、杂质、虫蛀、霉变。
- 12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主要成分:
挥发油、阿魏酸、4-羟基-3-丁基 内酯、大黄酚、瑟丹酸、1-(5 -羟甲基-2-呋喃基)-9氢-吡啶(3,4,6)吲哚、川芎嗪(四甲基吡嗪)及异亮氨酰缬氨酸内酰胺等。
主要药理作用:
水提取物及其生物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川芎浸膏,水醇浸出液,乙醇浸出液及生物碱均有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川芎生物碱、阿魏酸或川芎内酯都有解疼作用;川芎挥发油及水煎剂有镇静作用;水煎剂能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川芎对Co60γ射线照射及氮芥形的动物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
- 13真伪鉴别
显微鉴别:
粉沫特征: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长圆形、卵圆形。
1、淀粉粒;2、草酸钙簇晶;3、木栓细胞及肾形,脐点呈点状或条状,少数呈叉状;复粒少数,由2-4分粒复合而成。木栓细胞较多,深黄色,呈多角形或长方形,壁甚薄,微呈波状弯曲。簇状结晶直径约20µ;m,常数个纵向相接成行;遇50%硫酸呈针状或短杆状硫酸钙结晶析出。
理化鉴别:
1、荧光检查 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2、化学定性 取干燥细粉约1g,加石油醚(30℃-70℃)5ml,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氢氧化钾的饱和溶液!滴,显紫红色(检查不饱和内酯类)。
3、光谱鉴别本品四甲基吡嗪水溶液在295c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4、薄层色谱 取粉末乙醚浸液,以川芎嗪作对照,点于中性氧化铝薄层板上,用石油醚-氯仿(1:1)展开,用碘化铋钾试液喷雾显色,应显相应的橘黄色斑点。
5、灰分检查总灰分不得过6.0%。
伪品及易混品:
1、伪品四川金佛山以及贵州湄潭所产的川芎,其原植物均为藁本,用其根茎。外形为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灰黄褐色,皱缩,有明显的茎基痕及疣状突起的根痕,并有少数须根残存。质坚实。清香气较淡薄。
2、其他品种:
(1)茶芎:为伞形科植物抚芎Ligusticum sinense Oliv. cv. Chaxiong Miss.的根茎。主要栽培于江西的九江地区。江西民间用之与茶叶一起泡开水饮用,故名“茶芎”。可治疗感冒头痛。呈扁圆形结节状团块,顶端有乳头状突起的茎痕,在根茎上略排成1行。香气浓,味辛辣、微苦,麻舌。本品销至湖北、湖南、安徽、贵州等地。
(2)东川芎:为伞形科植物东川芎Cnidium offcinale Makino的根茎。栽培于吉林延边地区,东北少数地区应用。在日本作川芎入药。
此外,川芎为四川特产药材,各地虽多引种栽培,但因土质气候不同,形态多变,产品多枯瘦细小或拔节过桥。川芎多在山区育种而在平原栽种。其种子来源于山川芎茎秆的结节(芎苓子)。当立秋季节,采收山川菜时,将其茎秆的结节运到山上育种,到来年立秋,取下芎苓子后剩下的根茎“母子”,即“山川芎”。这种川芎呈疙瘩状,表面显著凹凸不平,质硬,油性小,加工后质地枯燥,不丰满,故有“山疙瘩”之名。立秋在平原栽培的川芎,一直长到翌年小满成熟时采收的即为“坝川芎”(即川芎)。抚芎(非江西的抚芎),即立春采挖上山育种的未成熟的川芎,所以干燥后内心不充实,外表不如坝川芎丰满,内色黄褐,常有空心,质量低劣。
- 14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育苓地:宜选阳山,或半阳山的荒地或熟地。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除净杂草,就地烧灰作肥。翻地深约25厘米,耙细整平,作1.3-1.5或1.7-1.8米宽的高畦。
坝区种植地:宜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主产区川芎多栽培于水稻田或砂壤土中。不宜选用冷沙土或过于粘重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
川芎的前茬多为水稻,少数是早玉米。整地方法:一是不耕地,收完水稻割去谷桩,开沟作畦,称为“栽板秧”。二是犁田,耙后再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6米,沟宽30厘米,沟深约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高10-13厘米。
(二)种植方法
1、繁殖种栽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将坝区未成熟、健壮的川芎(俗称“抚芎或奶芎”)挖起,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运到山上穴栽。抚芎最好是正山系培育的,忌用土苓子和细山系培育的。行株距24-27厘米,穴深6-7厘米,每穴1个,小抚芎可种2个,芽口向上,以利萌芽生长。每亩用抚芎150-250公斤。用腐熟堆肥或灰肥400-500公斤,油枯粉75公斤混合穴,施最后覆土平穴。
苓种的收获与贮藏:小暑后,当茎节盘显著突出,略带紫褐色,茎杆呈紫红色时选阴天或晴天早晨及时收获。一般连株拔起,剔除病株或茎杆腐烂的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捆成小捆。置阴凉的山洞或室内,温度不超过30℃,地上铺一层茅草,把苓杆交错堆放上面,再用茅草盖好,每周上下翻动1次。立秋前后取出作种。
苓种的切割、分级与处理:苓种按节割成3-4厘米长的段,每段中间有突出的节盘1个,即"苓子"。每根茎杆可割6-9个苓子。每100公斤抚芎产苓种200-250公斤。
苓子按茎杆大小和部位分级:最大的叫“大当当”,较大的叫“大山系”较细的叫“细山系”,大小适中的叫“正山系”,靠近地面的叫“土苓子”。各种苓子要分别栽种,以保证出苗和生长整齐。实践证明,正山系最好,土苓子次之。细山系和大山系再次之,大当当和纤子最次。
苓子分级后,需进行挑选。选择健壮饱满、无病虫害、大小一致、芽咀全的苓子作种。
预防茎节蛾的危害,栽前要进行消毒。产区多用烟草水浸泡。每40公斤开水放入2.5-3公斤土烟杆(烟骨头),盖严闷,自然冷却,用手搓揉土烟杆,再浸1天。取出土烟杆,浸泡苓子,30分钟后,再取出苓子,晾干即可栽种。或用烟骨头和麻柳叶各5-6公斤,加水煮沸,滤液冷却,浸泡苓子24小时,取出后清水洗,晾干后栽种。亦可用敌百虫150倍液浸泡苓子1小时后栽种。
2、种植 一般于立秋前后为宜,最迟不过处暑。选晴天,边整地边栽种。栽种时,按行距30-36厘米在畦上横向划沟,深2-3厘米。然后,顺着沟的方向,用手将苓子斜放沟内,轻按土中,节盘上的芽咀向上或向侧。入土不宜过深或过浅,每沟等距放苓子8个,行与行之间的两端各栽苓子2个,称"封口苓子"。每隔10行的行间再栽1行密苓子,约10个左右,称“扁担苓子”。“封口苓子”和“扁担苓子”可作补苗或起挖抚芎用。每亩用苓子40公斤左右。栽后,每亩施细粪土或堆肥混合草木灰300-350公斤,以盖住苓子的节盘为度。然后盖1层谷桩或稻草,以免晒死或暴雨打实泥土影响出苗。
无早稻而用中稻田栽种川芎,可在正常栽种川芎时期,把苓子密植于苗床上,让其生根发芽,待中稻收获之后,再按要求移植于大田。此种方法不争地,成活率高,产量高。
(三)田间管理
1、苓地管理 惊蛰前后出苗。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除草、疏苗、松土、施肥。疏苗时,选由粗细均匀、长势良好的茎杆8-12根,余者全部拔掉。谷雨后中耕除草、追肥。中耕要浅。每亩每次用猪粪水2000-3000公斤,菜饼100公斤左右混合施。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旱,防洪,防倒伏,防兽、畜践踏等工作。
2、坝区川芎地管理 ⑴补苗:在第1、2次中耕除草时选阴天,挖取"扁担苓子"或"封口苓子"补苗。补苗时应带土移栽,补后浇水,以保证成活。⑵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4次。栽种15天左右揭去盖草,进行中耕浅除。过20天后进行第2次,松土比第1次稍浅,以免伤根。再过20天后进行第3次,但只除草不中耕。翌年1月中、下旬,茎叶枯黄时进行第4次。中耕除草,并将行间泥土盖于畦上,保护根茎过冬。⑶追肥:一般在前3次中耕除草后各施1次。第1次每亩用猪粪水1000-1500公斤,加水3倍及腐熟饼肥25-40公斤,混合均匀淋穴。第2次每亩用猪粪水1500-2000公斤,加水2 倍及腐熟饼肥30-50公斤,施法同第1次。第3次在霜降前用猪粪水2000-2500公斤,加水1倍混施,2-3日后再用腐熟饼肥45-60公斤、草木灰100-125公斤、堆肥或土肥250-300公斤,弄细拌匀,施于植株基部,覆土盖好。有的产区还在翌年早春,视苗势增施1次春肥,每亩用清淡猪粪水1000-1500公斤,加水2倍,淋穴,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根腐病:俗名"水冬瓜"。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多发生于生长期和收获期,危害很大。发病后根茎内部组织变成黄褐色,严重时腐烂成水漩状,并散出特异臭味;植株调萎、枯死,产区称"穿黄裙"。病株一般不成片。防治方法:挖取抚芎时,剔除"水冬瓜",选留健康植株;选高燥地势栽种;生长期注意排水;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及时采收加工;发病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注。
白粉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发生在7-10月。发病叶背及叶柄布满白粉,使叶变黄枯死。防治方法:轮作、休闲、注意浇水施肥;发病时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
叶枯病:又名斑枯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发生在5-7月。发病后,叶上产生褐色的不规则的斑点,致使叶片焦枯。防治方法: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菌核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多发生于5月。由种子带菌和土壤过于潮湿所致。发病后,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根茎腐烂,茎杆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稍凹陷,逐步腐烂,直至全株枯死倒伏。防治方法:做好苓子培、选工作;实行轮作;提前收获;注意排水;发病初期用50%氯硝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石灰7.5-10公斤拌匀撒于病株茎基及周围地面。
2、虫害 川芎茎节蛾:每年发生4代,幼虫从心叶或叶鞘处侵入茎杆,咬食节盘,危害很大,尤其育苓种期间更加严重。坝区危害造成缺苗。防治方法:山区育苓期间,随时掌握虫情,及时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喷药时,着重喷射叶心和叶鞘,以消灭第1代和2龄前幼虫;坝区栽种前,除严格选择苓子外,应采取烟骨头、麻柳叶、敌百虫、乐果乳油等水溶液浸种消毒。
种蝇:属双翅目花蝇科。幼虫危害根茎,致使全株枯死。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发生时用90%敌百虫800倍液浇灌根部每10天1次。
地老虎:又名地蚕、乌地蚕等,为鳞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危害,咬断根茎。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灯光诱杀成虫;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等浇灌;人工捕捉或毒饵诱杀。
- 15供需情况
购销情况:
川芎产地比较集中,可以说是一地生产,供应全国。生产量和市场行情息息相关。高价常常刺激生产盲目扩大,生产量过大,又会造成行情低落,如此反复。川芎为无性繁殖,生产周期为两年,一年育苓,移栽一年后成熟收获。所以,川芎的生产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则需要多年才能恢复生产。这是造成川芎价格大起大落的一个主要因素。
普遍认为,目前川芎的年需要量约为8000千吨左右(尚需要考证)。川芎是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中药材,大量用于中药饮片配方,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用川芎作原料的中成药近200种,其中有65种被列入2005年新药典(如下表)。川芎为传统出口商品,川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口,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出口量将进一步增加。
川芎生产历史悠久,是产区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生产潜力很大。川芎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宏观控制不力,生产不稳定,因此,应加强计划指导,合理布局,巩固老产区,调整新产区;搞好市场预测,使产销协调发展。
历史价格变化分析:
计划经济时代川芎以国家统购为主,随着中药市场的逐步开放,其收购逐步转向由市场统筹。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川芎的年产量就超过了需求量。1985年川芎的收购价仅为2元/公斤,药农生产积极性受到伤害,川芎种植面积减少,靠库存弥补,1987年,1988年川芎供不应求,价格达到35元/公斤,刺激了川芎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
1989年其库存量达6000吨,价格下跌。1990-1993年川芎仍供大于求,到1993年底库存量已达7000吨,价格再次下跌到2元/公斤的低谷。低价使1993年的川芎生产规模缩小,比1992年减少50%左右,1994年又减产,库存得到了较好的消化,到年底达到4.5元/公斤。1995年产新时为4.5元/公斤,产新后为6元/公斤。1996年价格稳定在7元/公斤。1997年川芎产量下降,加上商家炒作,价格上升为25元/公斤,1998年川芎价格继续上升,曾达到35元/公斤。高价刺激药农盲目扩大生产,1999年川芎产新后价格直落,下滑到8元/公斤。2000年价格继续下滑到4.7元/公斤。2001年产量达到了顶峰,预计产量高达15000吨,全国总供给量达两年左右,价格下降到2.6-2.8元/公斤。2002年产新因川芎价低生产有所缩减,且受多雨影响,有所减产,价格小幅度上升至3.5元/公斤左右,走动也明显好于前期。但当年产量也足够一年的消化。
2003年和2004年产地生产进一步萎缩,当年产量已经达不到市场销量,但由于库存丰厚,弥补了这两年的生产缺口,市场价格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2004年底产地价格仅为4元,亳州市场价格为4.8元。
2005年春节过后,整个中药材市场在各种积极因素的催动下开始明显复苏,药材价格普遍明显上涨,药商经营积极性也比较高涨。而川芎行情一方面受到了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多年低价,生产明显调减,库存大量消化,而且库存多掌握在少数大商户手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川芎市场价格产新前的5月份出现暴涨,在6月份升为9元左右,在经过两个月的跨产季运行,人气依然高涨,终于在9月份爆发,市场价格再由9元升为13.5元。
川芎在2006年仍将是药材市场中的热点品种,应保持较高价位,甚至可能有更高的行情产生。
2006-1-1
中成药配方:十全大补丸、八宝坤顺丸、八珍丸、八珍益母丸、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颗粒、千金止带丸(水丸)、千柏鼻炎片、川芎茶调丸、川芎茶调散、女金丸、天麻首乌片、木瓜丸、少腹逐瘀丸、中风回春片、午时茶颗粒、牛黄上清丸、牛黄降压丸、牛黄清心丸(局方)、化症回生片、乌鸡白凤丸、艾附暖宫丸、平肝舒络丸、四物合剂、乐脉颗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芎菊上清丸、再造丸、安坤赞育丸、阳和解凝膏、防风通圣丸、妇科分清丸、红药贴膏、坎离砂、补肾益脑片、妙济丸、抱龙丸、拨云退翳丸、国公酒、狗皮膏、定坤丹、参茸保胎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复方牵正膏、 香附丸、养血生发胶囊、脑得生丸、脑得生片、消栓通络片、黄氏响声丸、黄连上清丸、得生丸、清眩丸、清瘟解毒丸、越鞠丸、舒心口服液、舒胸片、舒筋活络酒、痛经丸、鼻窦炎口服液、精制冠心片、参茸白凤丸、参茸保胎丸。
- 16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环呈波状。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髄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微波状弯曲。油室多已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
(2)取本品粉末lg,加石油醚(30〜60℃)5ml,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l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l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3)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欧当归内酯A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lml含0.lmg的溶液(置棕色量瓶中),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査】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四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1nm。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70%甲醇制成每l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1,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1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厚片,外表皮灰褐色或褐色,有皱缩纹。切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具有明显波状环纹或多角形纹理,散生黄棕色油点。质坚实。气浓香,味苦、辛,微甜。
【鉴别】【检査】(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