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 品种:
川楝子
- 1别名
中文名:川楝子
英文名:Szechwan Chinaberry Frui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别名:
楝实、练实、金铃子、仁枣、苦楝子、楝子、石茱萸、楝树果
- 2概述
本品为楝科属植物川楝的果实。《纲目》述:“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胞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本草经疏》载:“楝实,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者,邪在阳明也,苦寒能散阳明之邪热,则诸证自除。膀胱为州都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二经热结,则小便不利,此药味苦气寒,走二经而导热结,则水道利矣。”《本经逢原》谓:“川楝,苦寒性降,能导湿热下走渗道,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而不知其荡热止痛之用。《本经》主温疾烦狂,取以引火毒下泄,而烦乱自除。其杀三虫利水道,总取以苦化热之义。古方金铃子散,治心包火郁作痛,即妇人产后血结心疼,亦宜用之。以金铃子能降火逆,延胡索能散结血,功胜失笑散,而无腥秽伤中之患。昔人以川楝为疝气腹痛、杀虫利水专药,然多有用之不效者。不知川楝所主,乃囊肿茎强木痛湿热之疝,非痛引入腹、厥逆呕涎之寒疝所宜。此言虽迥出前辈,然犹未达至治之奥。夫疝瘕皆由寒束热邪,每多掣引作痛,必需川楝之苦寒,兼茴香之辛热,以解错综之邪,更须察其痛之从下而上引者,随手辄应,设痛之从上而下注者,法当辛温散结,苦寒良非所宜,诸痛皆尔,不独疝瘕为然。”
- 3产地分布
本品主要产于中国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以四川产量最大。
- 4形态特征
川楝;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长约35cm;羽片4-5对;小叶卵形或窄卵形,长4-10cm,宽2-4cm,全缘或少有疏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萼灰绿色,萼片5-6;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或12,花丝合生成筒。核果大,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3cm,黄色或粟棕色,果皮为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长椭圆形,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 5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丘陵地带湿润处,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
- 6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不耐荫蔽,在海拔1000m以下均可生长。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
- 7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耐寒、耐碱、耐瘠薄。
- 8生长周期
一年生。
- 9采收加工
11-12月果皮呈浅黄色时采摘,晒或烘干。
- 10储藏养护
- 11形状规格
核果呈类圆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皱缩,或略有凹陷,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有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校,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颗。气特异,味酸、苦。以个大、饱满、外皮金黄色、果肉黄白色者为佳。
- 12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味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功效。主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症状。
化学成分:
果实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toosendanin),以及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苦楝子酮(melianone)、脂苦楝子醇(lipomelianol),21-O-乙酰川楝子三醇(21-O-acetyltoosendantriol),21-O-甲基川楝子五醇(21-O-methyltoosendan-pentaol)。
配伍效用:
1、川楝子配伍使君子、槟榔: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使君子杀虫消积;槟榔导滞杀虫.三药伍用 共奏杀虫行气导滞之功 用于治疗虫积而有腹痛者。
2、川楝子配伍香附:二者皆入肝经 有理气止痛之功.但川楝子苦寒泄热;香附辛甘气平 擅疏肝理气.相伍为用 共奏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闷不舒、善太息、乳房胀痛以及月经不调等。
3、川楝子配伍小茴香:川楝子苦寒 疏肝泄热、解郁止痛;小茴香辛温芳香 理气止痛、温肾散寒、和胃调中.二者合用 寒热兼施 共奏疏肝解郁、温肾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寒疝睾丸坠痛;妇女经行腹胀、小腹冷痛者。
- 13真伪鉴别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细胞类方形,外被厚角质层。中果皮主为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约16μm;分泌细胞圆形或椭圆形,长85-197μm,宽40-127μm;内侧散布有细小维管束。内果皮主要为纤维,亦分布有石细胞,靠近中果皮的纤维多纵向排列,内侧的纤维多横向排列;晶纤维的含晶细胞,壁呈不均匀增厚,常数个相联,胞腔内含草酸钙棱晶,少数含簇晶。
粉末特征:黄棕色。
①内果皮纤维及晶纤维成束,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排列不整齐。纤维长短不一,稍弯曲,末端钝圆,直径9-36μm,壁极厚,有的不规则纵裂成须束状,孔沟不明显,有的胞腔含黄棕色颗粒状物;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木化,含方晶,少数含簇晶。
②果皮石细胞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多角形,有瘤状突起或钝圆短分枝,弯曲呈S形,有的石细胞类圆形、类长圆形,直径14-54μm,长约至150μm,壁厚9-13μm,孔沟较稀而短,胞腔细窄,每一短分枝胞腔呈星状;也有石细胞壁稍厚,胞腔充满棕色物。
③果皮孔纹细胞类长多角形或长条形,壁稍厚,弯曲,具圆纹孔或斜纹孔,常可见数个纹孔集成纹孔域。
④种皮细胞鲜黄色或橙黄色。断面观细胞扁平,壁厚,有纵纹孔;表面观多角形,有较密颗粒状纹理。
⑤种皮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胸腔内充满淡黄色、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此外,有果皮表皮细胞、种皮色素细胞、种皮内表皮细胞、草酸钙方晶及簇晶。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挥散后,残渣加0.12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50%V/V)溶液6滴,呈紫红色。(检查三萜类)。
- 14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12月采摘浅黄色成熟果实作种,用清水浸泡2-3d,去果肉,取出果核,晾干,用湿沙贮藏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条播,按行距30cm开横沟,深约6cm,株距12cm。每穴放果核1枚,随即施人稀粪水,覆土8-10cm。播后1个月左右出苗,每枚果核可出苗3-5株。苗高10-15cm时中耕除草1次,施人粪尿;苗高18-20cm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育1年,于冬季或第2年春季发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5-3.5)cm ×(2.5-3.5)c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上压实,浇足水。
田间管理:幼树要加强管理,以利成活。成年树每年春、秋季中耕除草,结合追肥;冬季进行修枝。遇旱及时灌水。
- 15供需情况
发展前景
- 16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棟科植物川棟Meliatoosendan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鉴别】(1)本品粉末黄棕色。果皮纤维成束,末端钝圆,直径9〜36μm,壁极厚,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果皮石细胞呈类圆形、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多角形,有的有瘤状突起或钝圆短分枝,直径14〜54μm,长约至150μm。种皮细胞鲜黄色或橙黄色,表皮下为一列类方形细胞,直径约至44μm,壁极厚,有纵向微波状纹理,其下连接色素层。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有较密颗粒状纹理。种皮色素层细胞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种皮含晶细胞直径13〜27μm,壁厚薄不一,厚者形成石细胞,胞腔内充满淡黄色、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直径约5μm。草酸钙簇晶直径5〜27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水8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离心,取上淸液,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5ml,合并二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楝子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川楝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1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査】水分 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32.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通则0512和通则0431)测定。
色谱、质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1%甲酸溶液(31:69)为流动相;采用单级四极杆质谱检测器,电喷雾离子化(ESI)负离子模式下选择质荷比(m/z)573离子进行检测。理论板数按川棟素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川棟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2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μl与供试品溶液12μl,注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以川楝素两个峰面积之和计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川楝素(C30H38O11)应为0.060%〜0.20%。
饮片
【炮制】川棟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鉴别】【检査】【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炒川棟子 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焦黄色。
本品呈半球状、厚片或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黄色,偶见焦斑。气焦香,味酸、苦。
【检査】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0.0%。
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4.0%。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川楝素(C30H38O11)0.040%〜0.20%。
【鉴别】【浸出物】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用法与用量】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