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预防和遏制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势头,坚决杜绝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近段时间以来,我州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结合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实际,强力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应急指挥调度,完善恶劣天气预警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消除潜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全州道路安全畅通。
消除源头安全隐患
多部门联合整治违法行为
“维护公共交通安全,重在预防。”州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姜仕杰介绍说,为进一步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我州各级交管部门深入开展机动车登记查验、驾驶人考场和考试系统集中检查整治,对设施系统不合规、购买服务不落实、降低考试标准、参与考试作弊的社会考场一律强制退出。紧盯“两客一危一货”、农村面包车、“营转非”大客车等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以及重点车辆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学习率,坚持源头排查与路面查缉相结合,加强动态清零、滚动清零,最大限度消除重点车辆和驾驶人安全隐患。
“根据严重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对夜间超速、闯红灯、酒驾毒驾等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全力开展专项整治,增强执法针对性、有效性。”姜仕杰告诉记者,我州公安交管部门将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及警种力量,不定时不定点组织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酒驾醉驾的高发时段、路段、场所,采取定点、流动结合等方式进行拉网式排查,按照“多警种、常态化、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广宣传”要求,重拳出击,对查获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一律顶格处罚,绝不姑息。
同时,加强高速公路通行管理,进一步筑牢高速公路入口监测预警、服务区引导检查、出口拦截查缉“三道防线”,严查疲劳驾驶、超速超员等突出违法行为。
针对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警部门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排查校车审核线路,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督促整改,推动改善校车通行条件。加强路面巡逻管控,严查严打校车超员超速、不按审核线路行驶、“黑校车”等违法行为。
据姜仕杰介绍,我州公安交管部门正在加强集成指挥平台应用,完善分级分类查控标准,建立健全布控查控配套工作制度,充分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精准清剿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变“定点盲查”为“精准治理”,切实降事故,保安全。
加强客运安全监管
严查货车超限超载
我州交管部门会同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加强工程运输车源头监管,严格准入条件,完善退出机制,规范建筑工程运输市场,严查工程运输车闯红灯、超速、超载、遮挡号牌等重点违法行为。对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和车辆,采取收回通行证、不予或限制核发通行证等措施倒逼企业整改,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结合冬季能源运输需求高、货运车辆流量大等实际,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深化治理超限超载为牵引,严管货车通行秩序,严查货车超限超载、疲劳驾驶、违法载人等行为。
与此同时,我州交通运输部门以长途客运、危险品道路运输、农村客运、城市公交、汽车客运站等为重点,加强道路客运安全源头监管。严格执行“三关一监督”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规定,即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做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关车辆不进站,超载营运客车不出站、安全例行检查不合格营运客车不出站、旅客未系安全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营运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审核签字不出站。严格做到上车行包逢包必检和出站客车逢车必检,严禁乘客携带违禁物品进站上车。强化车辆动态监管,“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履行车辆动态监控责任,严禁超员、超载、疲劳驾驶和超限营运等违章行为,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行,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严禁营运客车夜间通行。
州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危险品运输整治为重点,落实危险品运输道路整治措施,确保从事危险品运输的企业、驾驶人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有效,确保运输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以及有关安全警示标识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确保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营运。
“目前,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和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重点客货运管理功能,实现了运输企业源头排查通报台账电子化,可向运输企业提供交通安全风险预警提示和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查询等服务。”姜仕杰介绍说,交管部门将全面应用两个平台的新功能,做好运输企业信息备案、用户注册,掌握本辖区企业及其车辆和驾驶人源头隐患清零动态,全力降低重点车辆运行风险。
聚焦重点道路重点时段
筑牢农村交通平安网
春运将至,受多方因素影响,人流、物流、车流高度集中,特别是农村地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酒驾醉驾、非法营运、超员超速等违法隐患高发易发。我州各级交管部门充分发挥大数据功能作用,开展岁末年初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研判,分析规律、查找问题,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整治措施,防范化解农村交通安全重大风险。
各级交警部门聚焦农村安全短板,持续深入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减少中心护栏开口数量,整治路侧违规开口过多等问题。并会同市场监管、住建、商务等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公路沿线摆摊设点或马路市场安全隐患治理。
启动国省干道交警执法站,农村“警保服务站”、流动执勤站点,聚焦私家车、面包车、农村客运班车、货车、二三轮摩托车以及接送学生车辆等重点车辆,聚焦通往田地、养殖场、厂区工地、赶集场所等重点道路,聚焦农村赶集日以及早晚出工收工时段,特别是17时至20时等重点时段,严查严管违法载人、超载、超速、无牌无证、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加装篷布等遮挡物、座椅等车辆的检查。
整合村级基层组织、交通劝导员、网格员和专职路长等社会力量,按照“全覆盖、无死角、零容忍”的要求,实行“乡镇领导包片、村干部包线、交通劝导员及专职路长包点”的分工负责制,加强村级主干道、主要路口的安全管控。派出所交警中队将根据农村车辆违法载人、超员的时段路段规律特点,组成工作小组,落实弹性工作制和夜巡制度,早中晚时段,在村级主干道设卡拦截检查和巡逻管控。
“我们将多渠道、多平台,全方位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姜仕杰说,通过乡村赶集、红白喜事、坝坝会进行宣传,加大警示曝光力度;发动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劝导;请警务助理、村支两委将信息推送至村组人员微信群、QQ群等,重点提示务工返乡出行、凝冻雨雾天气出行、清晨傍晚出行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路网巡查实时监测
做好恶劣天气应急准备
进入冬季后,寒潮降温频繁,为切实加强雨、雪、雾、凝冻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前做好恶劣天气应急准备,加强应急指挥调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我州公安交管部门加快完善恶劣天气预警处置机制,推动形成实时监测、智能研判、预警发布、管控处置、反馈评估的管理闭环,以最大限度降低恶劣天气对道路通行影响。
“我们联合气象部门,分级分类制定了与气象预警信息相匹配的处置预案和勤务预案。”姜仕杰告诉记者,各县(市、新区)交警大队、高速大队及各联勤中队积极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信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并加强路网巡查,发现有浓雾或凝冻等路段,将视情况采取禁止通行、限车型通行、限车速通行、限车距通行等管控措施,并适时对外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和交通管控措施。
我州公安交管部门还会同消防救援、卫生健康部门建立驻点联系工作制度,落实协助救援、道路清障、管控处置工作,形成联勤联动机制,最大限度缩短处置时间,提升施救效能。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交通事故救援点布建及运行管理,发挥专业救治医院作用。(陈茜茜)
上一篇: 黔西南“大电网+大产...
下一篇: 我州持续性低温雨雪凝...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