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报道 > 正文

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涝后咋管理?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浏览:289次 时间:2021-08-05 14:12:56

评论

7月中下旬以来,河南省各地普遍大雨,其中中北部更是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的侵袭,郑州、新乡、周口、鹤壁、安阳等地水灾较为严重。降雨对河南省各地中药材的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中医药大学陈随清、兰金旭等带领团队积极商讨研判,就洪水后中药材田间管理提出以下几点补救措施。



分类施策,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对于长时间积水造成苗死亡的地块,建议在排水后改种其他全草类的中药材,尽可能降低损失;积水时间较短、影响较小的田块,排水后及时补种。对于受害严重,但根系还有吸收能力的中药材,可通过剪除地上部过密的枝叶,减少植株体内水分蒸发,预防植株生理性失水,或短期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阴防晒,预防植株萎蔫,并注意观察,再选择改种或补种。



适时提前收获,增加收益



对于一些根茎类、全草类的中药材,如半夏、黄精、艾草等,可以提前收获。这些药材一般在7月份处于花期,成分含量的积累相对较多,但个体产量可能较低,提前收获可以挽回部分损失。


做好灾后不同阶段的管理工作



一是排水完成后,通过喷灌设备等清理叶面,并及时补种。二是雨后环境高温高湿,容易发生软腐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等,应及时消毒,可喷施杀菌性药物进行防治,严防病虫草害的发生。对于损害严重的地块,注意观察根部是否腐烂、病变,提前做好防治准备。三是及时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态势。四是及时中耕松土。地里能进人时,抓紧进行中耕松土,打破地表板结层,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适当追肥,加强叶面喷施。


不同种类中药材的涝后管理措施



根茎类



由于根茎类药材大部分都怕积水,在栽种的时候要求起垄或者以高畦形式栽培。积水后应及时清理排水沟,进行快速排涝。对于地黄等对积水敏感的种类,务必做好随时抽排的准备。田间排水完成后,检查苗的整体情况,对被水冲倒的苗进行扶正,但应注意保护根系,避免引发二次伤害;根系裸露的苗要进行覆盖;对于地上部受损严重的,及时拔除。通过喷灌设施清理叶面泥土,使光合作用能够正常进行。如果苗龄较小,光照较强时,有条件的情况下搭设遮阳网,降低蒸腾作用,加快缓苗。3~5天后,结合叶面施肥,可喷施保护性的杀菌药物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处理。在田间能进人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中耕处理,可追施复合肥一次,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态势。



全草类



全草类药材多为撒播密植,田间积水的应首先进行排水,发生倒伏的可以提前采收。采用喷灌设施清理叶面,可以结合叶面施肥,喷施保护性的杀菌剂,促进植株快速恢复。



果实种子类药材


果实种子类药材多为木本或高大草本,排水完成后,及时扶正歪倒的植株,覆盖露出的根系,通过培土加固植株。及时使用喷灌设备清洗苗木。对于受损严重的,可进行剪枝处理,追施复合肥,促进再生挂果。在能够进人的时候行中耕处理,疏松土壤,减少草害。


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有木本和草本等,如忍冬和红花。地块积水排除后,要及时扶正忍冬植株,整理支架,清洗叶面,如果严重,及时修剪并追施肥料,促进下茬花的形成,在能够进人的时候进行中耕处理,疏松土壤,减少草害。红花为草本,容易倒伏,应及时清理倒伏植株,并进行补种,未发生倒伏的应清洗叶面,喷施叶面肥和杀菌剂,减少病害发生,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藤蔓类药材



藤蔓类药材多需要搭架,如山药、栝楼等。地块积水排除后,扶正支架,重新整理藤蔓,以利于攀爬,并清洗叶面。受损严重的需要进行修剪,追施复合肥,促使藤蔓快速恢复生长,加快根部或果实生长。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最近浏览排行榜

大家都在看

我的足迹

店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