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报道 > 正文

鸡血藤与三种常见易混品的鉴别方法

来源:药通网 浏览:1257次 时间:2020-06-01 11:36:33

评论

鸡血藤为传统常用中药,具有行血补血,调经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舒筋活络,也可用于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等病症。鸡血藤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别的植物所没有的物质。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因此称为鸡血藤。在我国鸡血藤的种类比较复杂,入药的植物有六个科近三十种之多,而《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药用需要量逐渐增大,由于多年采挖,野生鸡血藤越来越供不应求;故在药材市场上常有出现易混品冒充鸡血藤使用的现象。目前常见的鸡血藤混淆品种主要是豆科的油麻藤属及崖豆藤属植物的藤茎,使用时须仔细鉴别。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正品鸡血藤与常见易混品的鉴别方法。

一、正品鸡血藤

茎呈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二、常见的易混品

1.山鸡血藤

又称丰城鸡血藤、红血藤、白血藤,为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的干燥藤茎。茎呈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1.5~2cm,藤茎表面灰棕色,粗糙,栓皮鳞片,有多数纵长或横长的皮孔。质坚实,气微,味微苦涩。

2.白花油麻藤

又称血风藤,为豆科植物白花油麻藤的干燥藤茎。茎呈稍弯曲的扁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3~7cm,表面灰棕或灰褐色,粗糙,具明显的纵沟及棕褐色点状皮孔,节处微凸起,栓皮脱落处呈红棕色,质坚实,难折断,折断时裂片状。气微,味涩。

3.常春油麻藤

又称棉麻藤、牛马藤,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的干燥藤茎;福建有作鸡血藤用者。呈圆柱形或斜切片,长短不等,直径1.6~3.5cm,表面灰褐色,粗糙,具有纵向陷沟、横环纹和疣状凸起的皮孔。尚可见瘤状凸起的侧枝痕迹。质坚体重,难折断,折断面呈纤维性;气微弱, 味涩而微甜。

现代医学认为鸡血藤有降低血压,抑菌,抗放射和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鸡血藤治疗各种原因引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全血象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上述易混品虽与正品鸡血藤同科属,但不具备正品应有的功效,因此,临床使用不可代替正品鸡血藤。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最近浏览排行榜

大家都在看

我的足迹

店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