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档案 1031

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字母:
不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类别:
不选 根及根茎类 动物类 矿石类 其它加工类 果实种子类 全草类 花类 叶类 树皮类 藤木类 树脂类 菌藻类
品种:
茵陈
展开

茵陈

1别名

中文名:茵陈

英文名:Capillary Wormwood Herb.

拉丁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等。

2概述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或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幼苗。
3产地分布
茵陈蒿主产陕西、山西、安徽等省。滨蒿主产东北地区及河北、山东等省。主产于陕西渭南市区域内华县、华山、华阴、潼关的秦岭山区和合阳、韩城靠近黄河与沟川的地区的茵陈为上品。
4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5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6生物学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茵陈耐寒性较强,它的生活力极强,既抗旱,又耐涝,去掉生长点后,留在地下部分的根又重新形成新的多个生长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质疏松,向阳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宜。
7生长习性
茵陈耐寒性较强,土层化冻达10厘米,生长点即开始萌动。地表下10厘米日平均温度达4℃,气温日平均达10℃,就能迅速生长。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它的生活力极强,既抗旱,又耐涝,去掉生长点后,留在地下部分的根又重新形成新的多个生长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质疏松,向阳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宜。
8生长周期
多年生草本。
9采收加工

春季3月份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炮制:

净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筛去灰屑。抢水洗净。

10储藏养护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11形状规格
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 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 ,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 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 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以身干、质嫩、灰白色或灰绿色、无杂草、质绵软如绒、气清香浓郁者为佳。
12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性微寒,味辛、苦。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化学成分:

茵陈蒿含具利胆作用的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精(开花期含量最高,达1.98%)及绿原酸、咖啡酸。还含有利胆作用的茵陈色酮(Capillarisin)、4′-甲基茵陈色酮、7-甲基茵陈色酮、6-去甲氧基-4′-甲基茵陈色酮和6-去甲氧基茵陈色酮。并含黄酮类成分蓟黄素(Cirsimaritin)、芫花黄素(Genkwanin)。全草含挥发油约0.27%,果穗较多,达1%,油中主要成分为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二炔(Capillene)、茵陈炔酮(Capillone)、茵陈素(Capillarin)、β-蒎烯等。滨蒿含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侧柏醇、正丁醛、a-蒎烯、糠醛、甲庚烯酮、藏茴香酮等。全草还含对肝炎有退黄作用的对羟基乙酮及少量水杨酸、壬二酸等。

13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干燥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1-2m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伪品:

唇形科(Labiatae)植物牛至 origanum vulgars L.为茵陈伪品。其性状:根表面灰棕色。茎四方形,直径1-2mm,表面浅棕紫或浅棕色,密被倒向卷曲的微柔毛。叶对生,稍皱缩,易脱落,易破碎。完整叶片呈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8mm,宽4-12mm,顶端钝,基部宽楔形、近圆形或浅心形,边全线或有疏的小锯齿,黄绿或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和凹陷的腺点。叶辆破短柔毛。有的有伞房状圆锥花序。苞片倒卵形,花萼钟状,长约3mm,顶端具5齿,外面被小硬毛或近无毛,内面在喉部密被白色柔毛环。小坚果卵圆形,近无毛。质硬而脆。气芳香,味微苦。

区习惯用药:

1、东北部分地区尚用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的幼苗作茵陈入药。其全体密被灰白色柔毛,叶互生,有柄,展开叶片,羽状深裂,裂片3-5裂,两面均被灰白色绵毛。

2、西藏地区用短叶蒿Artemisia stricta Edqew.的幼苗作茵陈入药。其与滨蒿极相似,主要区别为本种茎生叶较小,分裂较少,茎生叶较短,被灰白色绢毛。

14种植技术

露地栽培:

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力较高的沙质壤土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将土壤耕翻、耙平、去杂草、开沟作畦,畦高20cm、宽1m,畦面东西向,种植行南北向,以利于充分吸收阳光,并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千克作基肥。

播种 一般4月初进行,每亩用种量50-100克,将种子与细沙拌匀,然后撒播,薄薄覆土,保持湿润,幼苗出齐,除草浇水。

田间管理

①间苗在苗高4-5cm时进行,保持株距5厘米,使其均匀生长。②播后1个月需进行首次松土除草和施肥,以后视情况而定,施肥主要以人粪尿和速效肥为主。③一般当年春季不采收,使其根系粗壮,以免形成草荒,便于冬季移植栽培。

保护地栽培:

整地与施肥 茵陈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母根定植前,在温室或塑料棚进行土壤深翻和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通过深翻混于土中,然后整细耙平,使土壤疏松。

挖取母根 10月地上部分植株开始凋零,选择根粗壮的野生茵陈,挖出并去掉泥土,定植前埋入湿土或湿沙中,以防脱水影响生活力。

定植 采挖的母根应立即定植,每隔15厘米开10厘米宽沟,沟内浇足定植水,株距为15厘米。

保护地管理 ①定植后,新叶生长前一般不需经常浇水,如果土壤干旱,可用喷壶浇水。待长出新叶时,进行松土打垅。②定植后出现缺苗时应及时补栽。③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整个生长过程一般不施用化肥,以保证茵陈的食用品质。④温室栽培应抓住冬季市场,入冬后维持在10℃以上,茵陈就能正常生长。⑤越冬后应尽早扣棚,促进茵陈早萌发,以增加经济效益。⑥茵陈收割后根部经过4-7天伤流期,愈伤组织形成期20天左右,便开始新芽分化,形成多枝的株丛。伤流期至新芽分化不宜浇水,以防烂根。

藏茵陈 栽培方法

藏茵陈是中华民族药中的瑰宝,是青藏高原中藏药八珍之一。因藏茵陈药效神奇独特,在国内外市场极为走俏。野生藏茵陈由于子粒微小,自然繁殖率很低,濒临灭绝,所以人工栽培藏茵陈对满足市场及出口创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一、种子采收与贮藏 最重要的是掌握藏茵陈种子充分成熟后,在早上10点前采收,放阴凉无风的地方晾干后再脱粒。千万不要在曝晒、有风天气采收,以免蒴果一触即开裂,造成损失。如种子直接曝晒于阳光下,会影响种子的生命力,丧失发芽率。理想的贮藏条件用铁盒、竹盒或葫芦装好密封放于2-4℃低温干燥处贮藏。

二、种前准备 首先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干净纯正的新鲜种子。准备好湿度,温度适宜,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中性土壤育苗床待播。

三、种植时间与方法 南方在4月份育苗,北方则5月份进行。先将苗床土壤整平、浇透水,用细沙拌匀种子后撒播,撒播种子后不需覆土,也不需浇水,用鸡毛翎轻轻拨平覆土后,再加盖塑料膜即可。若地温稳定在23℃以上,经过7-10天即可出苗。

四、移栽及定植 幼苗出土后,要揭去遮盖物,并及时拔掉拥挤、瘦弱或有病虫害的幼苗。待幼苗长生4-5片真叶时开始移栽。以选择无风的阴天或傍晚进行为好,因为这时没有阳光直射,空气湿度较高,有利于移栽幼苗复苏。定植株距一般为10厘米╳10厘米。

五、合理浇水 幼苗纤嫩,根系浅少,抗旱能力弱,必须经常保持苗床土壤湿润。苗期要坚持用喷壶少浇勤浇的同时,也要合理控制浇水量,保持土壤干湿度适中,有利蹲苗。浇水时尽量水温与土温接近为宜。生长期要做到适时,适量浇水,必须以湿则不浇,干则浇透为原则,忌上湿下干或上千下湿。

六、科学施肥 幼苗长出真叶后,追施1-2次稀薄水肥,对幼苗健壮十分有利。或用0.1%-0.2%的尿素进行叶面追肥,壮苗效果明显。种植藏茵陈最好施用全效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料。要掌握育苗期种子适量拌点磷肥有力促进种子发芽。生长旺期多施氮肥,促进叶、茎的生长。成熟期多施钾肥,能增强抗倒伏,提高抗逆性,增进花色艳丽和籽粒饱满。

七、常见病害的防治 藏茵陈生长过程中,由于环境不良,栽培管理不善,植株易于感染病虫,导致生长发育异常,轻则降低观赏价值,重则造成局部植株死亡。

常见病害有:

1、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基本出现在幼苗出±20天左右发病,在24-28条件下菌最为活跃,病菌从根部伤口,茎基裂口或根腋侵入,渐渐叶片萎蔫变黄,几天后全株枯死后不倒。

防治方法:1、幼苗出土后,降低湿度,并通风;2、用70%五氯硝基苯粉与65%代森锌可湿剂各50%混合,以每平方8-10克剂量彻底消毒。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掉,同时用50%代森锌300-400倍液灌土壤消毒。

2、猝倒病:又叫卡脖子病,由霜霉目的真菌引起,猝倒病一般是在种子发芽后出土前就染病,多烂种,和幼苗出土后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像开水烫过似的。继而病斑绕茎扩展,病部收缩成线状,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致使植株倒伏。该菌在湿度大、温度高光照不足时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1、严格苗床土壤消毒,播种前用40%福尔马林50克加水10升灌注1平米苗床,然后用塑料薄膜盖3天,接掉薄膜后,再经过1周,待药液挥发即可播种育苗。2、发病前,喷施160倍波尔多液进行防治,每半月1次,连续喷2-3次。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掉,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律700-800倍液浇灌,控制病害蔓延。

15供需情况
16药典标准

2015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Kit.或茵陈嵩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性状】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l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花茵陈 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苟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鉴别】绵茵陈(1)本品粉末灰绿色。非腺毛“T”字形,长6001700µm中部略折成“V”字形,两臂不等长,细胞壁极厚,胞腔多呈细缝状,柄12细胞。

(2)取本品粉末0.5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0.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花茵陈 取本品粉末0.4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滨蒿内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丙酮(6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浸出物】绵茵陈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5.0%

【含量测定】绵茵陈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焼基桂院键合桂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lml40µ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l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80W,频率42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l0µl与供试品溶液52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50%

花茵陈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滨蒿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滨蒿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20µ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滨蒿内酯(C11H10O4)不得少于0.20%

饮片

【炮制】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用法与用量】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