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中药的未来,有5条路可以选

作者:昆山 来源:药通网 浏览:3518次 时间:2018-04-12 10:06:13

评论

中医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并且持续不断地推动着我国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


什么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未加工的生药材。


中药饮片一般我们是指:经净制、切制、炮制等方法加工而成的传统中药饮片,正规来说中医临床用来治病的药物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而中成药的原料亦是中药饮片并非中药材。


中成药是用一定的配方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


一、目前中医药发展的困境。


1、中药材的发展逐步分明化。中药材的行业已不再是传统的销售模式,现在药企直接对接产地,利润已经逐步透明化,有些药企还有自己的种植加工基地,导致了市场货源走动的迟缓,产地和市场销售开始逐步分明化。


2、中药企业的不良竞争。全国规模以上的中药企业多达1000多家,部分小企业多呈现小、散、乱、杂的特点,全无精细化可言,那么试问一下,少部分的个体、农户、粗加工厂,也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3、药材最关键的一点:质量问题。说的通俗一些,药材就是治病的,如果没有任何疗效,甚至是掺假,那后果将会如何呢?《中国药典》每五年一修改,自2015年药典标准出台后,经营商进货质量都有所提高,老百姓自然是希望药材来自道地,出自精细,疗效是真的。


4、中医药自身的“老龄化”。说起中药治病,大家经常想到的就是一个白胡子老人穿着白大褂在号脉,中医药的受众群体,大多数都是中年或者中年以上的人群,我个人觉得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人只剩下形式上的认知中药而已,当然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不止是老一辈人对它的钟情,未来的中药还是需要年轻人来继承。


二、未来中医药发展的道路及行业的延伸。


国家的重视,政策的完善是对中药行业越来越多的肯定。举国关注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不少关于医疗健康方面的重要信息,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清楚地向我们释放了一个信号——传统中医药即将发力崛起,中国的中医产业即将复兴。


1、企业自身的整合。做为一个企业,优胜劣汰的原则非常清楚,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整改、创新、延伸、合作才能摸索出新的出路。中医院、中医馆里所接触到的中药,就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合格的饮片。所以药企规范好中药的炮制过程,是提高中药质量和中医疗效的根本保证。


2、产业的创新。做为中医不仅要有好的医理还需实践经验,二者不可缺一,华佗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由此可见中医的独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既然有好的医生,就要出好的药品,药企的创新,就是把药品做良、做精,优质的药品质量绝对能把握药企的命运,高端成就未来。


3、产业链的发展: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全链模式。


由于中药材原材料是从自然条件下生成,很难对其进行定量的人工控制,因此,可以建立中药材GAP种植、加工、研发全流程基地,并开发提取、萃取中药材有效成分。这种全产业链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中药材品质,还能巩固强化企业自身。


4、“互联网+”服务延伸。“互联网+”的模式已经到处可见,现在利用互联网,对传统医药进行探索开发,可为医疗终端和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延伸服务。近两年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快速发展,这种中药饮片代煎、膏方熬制、对中药材的个性化加工炮制、送药上门等新型的服务模式,未来将会占据巨大的中医药市场。


5、中药材来源于大自然,很多品种都属于药食两用,中药行业的延伸,最优越的条件就是:食补、食疗,药材煲汤、茶饮保健、进补膏方等等,走大健康路线,才是真道理。


中医药行业的未来会越管越严格,这点你必须承认。“打铁还需自身硬”,归根结底来说,还是要把药企做好、做强、做精,只有合格的药企才能做出合格的药品,中医药行业的市场地位将持续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可待。


(本网专用 转载必究)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最近浏览排行榜

我的足迹

店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