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分析 > 正文

黄芩高价还能走多远

作者:王一帆  来源:药通网 浏览:412次 时间:2020-08-15 11:08:05

评论

近八年来黄芩出现三次高价,第一次2011年,最高价涨至24元,第二次出现在2017年,最高价涨至22元。第三次出现在2020年春,涨至28元左右。黄芩在不到十年时间内为何出现三次涨价?近几年都经历哪些行情变化?


    在2011年黄芩高价到来之前,曾经经历了4-5年的低价。在10元以内运行了4年左右,2009年底涨至13元上下,2010年在13元上下徘徊了大半年,到10月突然涨至16元左右。进入2011年4月黄芩价格已高升至21元,到7月稳步攀升至24元。2011年10月黄芩价格回落至20元左右,2012-2014年上半年价格依然在18-20元上下浮动。


  由于黄芩持续了近4年高价,药农种植积极性提高,各产区种植面积得到迅速发展,导致2014年产新后价格一路下滑至12元左右,鲜货价格跌至2.8元。种植户收入下降,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2015年黄芩产量仍不小,当时资料记载,几大产区总产量达16000吨左右,加上上几年遗留的库存,2015年黄芩总供应货源在2万吨以上,而其市场年需求不过1.6万吨。黄芩生产过剩,导致了2015年产新后价格下滑至10元上下,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黄芩价格徘徊在11元左右。


  黄芩价格的回落不但影响了药农种植积极性,而且,引起不少商家关注,并悄然买货囤积。由于黄芩大量的货源被商家囤积起来,造成市场供应货源显少,2016年下半年在新货产量不大的利好中,以及市场经营户正常购货拉动下,黄芩从12元稳步攀升至16-17元。


  进入2017年黄芩价格继续攀升,从18元涨至20-22元。随着黄芩价格的高升,低价囤积的货源陆续抛向市场,抑制价格继续上扬动力不足。2018年黄芩从22元稳步下滑至20元左右,到2019年上半年回落至19元上下,进入下半年随市场需求好转,价格回升至22元左右。正当黄芩在涨落路口徘徊之际,2020年春季新冠病毒疫情,使得黄芩市场需求大量放大,由此,拉动价格稳步攀升,从22元涨至28元左右。


     黄芩主产山西、陕西、山东和内蒙等地,目前山西为最大主产地,产量占全国50%,主要分布于晋南地区,闻喜、新绛、万荣、绛县、垣曲、临汾县和晋城市,晋城北部产区及陵川周边。甘肃产区含量不达标,用量低,价格比其它产区低,山东产区黄芩含量较高,但种植面积不大。陕西产区产量在30%左右,分布于澄城、大荔、汾阳、渭南及陕西商洛地区。

黄芩生长周期为2-3年,一旦生产遭到破坏,恢复最少需要2年时间。虽然黄芩自2016年冬季进入上升通道,而且已在高价运行近三年时间,但是,由于生产尚未大面积恢复,加上多年的陈货基本消耗殆尽,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又增加了新的需求,支撑黄芩价格继续保持强势。预计,黄芩高价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直至生产大面积恢复。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最近浏览排行榜

大家都在看

我的足迹

店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