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档案 693

请按 开头字母 选择您要查询的品种

字母:
不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类别:
不选 根及根茎类 动物类 矿石类 其它加工类 果实种子类 全草类 花类 叶类 树皮类 藤木类 树脂类 菌藻类
品种:
紫苏子
展开

紫苏子

1别名

紫苏子、黑紫苏子、野麻子、铁紫苏子等。

2概述

本品原名"苏",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历代主要本草著作中多有收载,所述内容基本一致。苏颂《图经本草》载:"苏、紫苏也,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叶下紫色而气甚。夏采茎叶,秋采实"。《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嫩时采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葅食甚香,夏日作熟汤饮之。五、六月连根采收,以火煨其根,阴干,则经久叶不落。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荆芥穗。"此描述及《植物名实图考》中所绘制的紫苏植物图均与现今市售唇形科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形态特征相符。

紫苏在我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 (苏叶)、梗 (苏梗)、果(紫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3产地分布

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间有逸为野生。广布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紫苏主产于湖北、河南、四川、江苏、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以湖北、河南、四川、山东、江苏等地产量大。

4形态特征

1、紫苏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具特异香气。茎钝四棱形,绿色或绿紫色,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cm;叶片皱,卵形至宽卵形,长7-13cm,宽4.5-10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疏生柔毛,下面被贴生柔毛,并有细腺点。轮伞花序组成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直径约4mm,先端具短尖,外被红褐色腺点,边缘膜质;花萼钟形,具10脉,下部被长柔毛,夹有黄色腺点,内面喉部有疏柔毛环,萼檐二唇形,上唇宽大,3齿,下唇稍长,2齿;花冠白色至紫红色,二唇形,上唇顶部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花筒短,长2-2.5mm,雄蕊4,2强;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浅裂。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mm,具网纹,果萼增大,长至11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2、野苏 本变种与正种不同点为:变种的果萼小,长4-5.5mm,下部被疏柔毛,具腺点;茎被短疏柔毛;叶较小,卵形,长4.5-7.5cm,宽2.8-5cm,两面被疏柔毛;小坚果较小,土黄色,直径1-1.5mm。生于山地路旁、林边荒地,或栽培于村舍旁。

5生态环境

紫苏生长力强,对上壤要求不严,长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

6生物学特性

一、紫苏对环境的要求 紫苏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但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旺盛,产量高。南北方均可栽培,在寒冷的地带和高山地不宜生长。紫苏生长力强,对上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或富含腐殖壤土,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为佳。带粘性的黄土壤也能栽种。重粘性或干燥、贫瘠的沙上均生长不良。盐碱地、低洼积水地不宜栽种,积水易发生病害。紫苏在气温高的条件下生长旺盛。因此前期生长缓慢,6月以后气温高,光照强,生长速度加快。前茬以小麦、蔬菜为好,也可在果树幼林下间作,似可在房前屋后、沟边地角、田边、垄梗上种植,以充分利用土地。

二、紫苏的生长过程 3月至4月初播种,一般谷雨(4月下旬)陆续出苗,至5月下旬植株高4.5-18cm时具3-6对叶片。6月初至8月为紫苏茎叶生长旺盛期。因播种的先后,紫苏7月至9月初陆续开花,以开花到种子成熟约需一个月。果期9月初至10月下旬。三、紫苏的种子习性 紫苏的种子为小坚果,宽倒卵形,长1.8-2.6mm,宽1.6-2.4mm。表面棕灰色、黄棕色或暗褐色。有略突起的网纹。基部具一突起的白色或浅棕色果脐。果皮厚约0.2mm,含种子一枚,种子宽倒卵形或圆形。表面白色或淡棕黄色,腹面具一白色、淡棕色或棕色种脊。种皮透明膜质。胚直生,白色,含油分,胚根短小。子叶2枚,肥厚圆形或宽倒卵形,基部深心形。1000粒重0.86g。紫苏种子在25℃左右发芽,温湿度适宜于3-4天可出苗。紫苏种子在常温下不耐贮藏。收获后放入牛皮纸袋于室温下存放2年,发芽率仅0.3%,但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能存放数年。种子耐寒能力强,凡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到次年春分后自行萌发出苗。

7生长习性

宜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富含腐殖质壤土、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种植为佳,适宜栽植于麦茬地。喜生长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

8生长周期

一年生草本。

9采收加工

采收: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

紫紫苏子:将原药淘洗净泥屑,晒干,拣去杂质。

炒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气香、起爆声,取出摊凉,用时捣碎或轧扁。炒后可减少滑肠之弊。

蜜炙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用炼蜜加少量开水稀释后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气香不粘手时,取了摊晾。蜜炙后增强润肺降气作用。

10储藏养护

放缸甏内盖好,置阴凉于燥处,宜在30℃以下保存,防霉蛀,防泛油,防鼠食。不宜暴晒,凉后收藏。

11形状规格

本品为回回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商品为小球形或卵形颗粒,直径1-3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和圆形小凸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油性,用手搓之有紫苏香气。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12性味功能

味辛,性温。归肺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功用: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B1。果实含脂肪油45.3%,其中含亚油酸42.6%,亚麻酸22.4%,亦有报道尚含油酸、棕榈酸。此外果实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近年报道,还含挥发油,油中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其次为十六烷酸和少量异戊基-3-呋喃基甲酮、丁香酚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3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干燥的果实呈卵圆形或圆球形,长径0.6-3毫米,短径0.5-2.5毫米。野生者粒小,裁培者粒大。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或黄棕色,有隆起的网状花纹,较尖的一端有果柄痕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清香,味微辛。以颗粒饱满、均匀、灰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伪品:

紫紫苏子是常见的中药之一,以前在中药检验中,有过许多道紫紫苏子的误用品,如石荠苎子,石香薷子,小花石荠苎子,小鱼仙草了,警丝子等多种植物的果实,未见有荏子充当紫紫苏子药用的报道。《中药大辞典》记载,在四川,贵州等地有将荏子和紫紫苏子同等使用的习惯,为了正确招待国家标准,今将在药品检查检验中发现的将荏子充当紫紫苏子的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在中药检验中参考,或药材采供部门在收购和销售中注意鉴别,达到中药的临床用药准确。 

紫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呈卵圆形或类球形,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荏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干燥成熟果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子卵园形,花小白色,嫩叶可以吃,种子子在笔者辖区叫荏子,通常农村有种植,用于榨油食用。

荏子呈卵形或略呈三角形园锥体状,长径2.5-3.5毫米,短径2-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黄白棕色的点状果梗痕,果皮质状纹理,基部稍尖,有灰白色至黄白棕色的点状果梗痕,果皮质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油性大,压碎有牧民的芳香气,嚼之有油腻感。

紫苏子与菟丝子外形相似,常易相混,须注意区别。菟丝子类圆形,顶端微尖,一侧微凹,表面粗糙,无网纹。

14种植技术

1、播种育苗。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平方米667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400kg。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在床面喷洒300倍除草通药液除草。喷药后4天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盖薄土和稻草,浇足水,平覆或架设小拱棚盖膜压平即可。育苗期间,施淡人粪尿2-3次,间苗3次,定苗苗距3cm左右。为防止幼苗徒长和土壤湿度过大,需经常揭膜换气。苗龄45天左右移栽。

2、整地定植。各类土壤都可栽培紫苏,以pH值6-6.5的壤土和沙壤土栽培为好。大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平方米667施腐熟垃圾肥5000kg、粪肥3000kg或鸡羊粪1500kg、复合肥100kg。土壤翻耕晒垡整细耙平后作畦,畦面宽90cm,畦沟宽、深各30cm。4月底-5月初定植,每畦栽6行,株行距离15cm×15cm,每平方米667栽1.5-2万株。为消灭杂草和防止地老虎为害幼苗,定植前3天可用除草通喷洒土表并用糠麸和500倍液的敌百虫洒在畦面诱杀。

3、摘叶打杈。紫苏定植20天后,对已长成5茎节的植株,应将茎部4茎节以下的叶片和枝杈全部摘除,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摘除初茬叶1周后,当第5茎节的叶片横径宽10cm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叶片,每次采摘2对叶片。并将上部茎节上发生的腋芽从茎部抹去。5月下旬-8月上旬是采叶高峰期,可每隔3-4天采一次。9月初,植株开始生长花序,此时对留叶不留种的可保留3对叶片摘心、打杈,使其达到成品叶标准。全年每株紫苏可摘叶36-44片,每平方米667可产鲜叶1700-2000kg。

4、施肥治虫。幼苗栽植成活后,每隔半月根际追肥1次,每次每667m2大田施人粪尿2500kg或尿素10kg;为加速叶片生长,提高叶片质量,每月用0.5%尿素液根外追肥一次;生长期间如遇高温干旱,早晚要浇水抗旱。

病虫防治:

紫苏斑桔病:6月以后开始发生,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大病斑,病斑干枯后形成穿孔。高温多湿种植过密和透风不良易染此病。防治方法:合理密植,不要栽种过密;雨季注意排水;不用病株种子;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70%胶悬剂干粉喷粉防治,每周1次,连喷2-3次,也可用1:1:200倍波尔多液防治,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锈病:起初在植株基部叶的背面,发生黄褐色突起的斑点。在潮湿的气候下,最易从植株上部的叶片开始蔓延并很快传播到邻株。严重时病叶枯黄反卷脱落。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栽种密度适宜;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00O倍液喷雾防治。

小地老虎:又名"地蚕",4-6月为害,从地面咬断幼苗。防治方法:清晨在根苗附近轻轻翻土捕杀;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拌成毒饵诱杀。

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片,使叶片呈现孔洞或缺刻。防治方法: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紫苏野螟:幼虫咬食叶片和枝梢,常造成枝梢折断。7-9月为害。防治方法:清园,处理残株;收获后深翻土地,减少越冬虫源。其他尚有蓑蛾、棉小卷叶蛾、红蜘蛛、棉大造桥虫等危害紫苏。此外,紫苏有一种寄生植物欧洲菟丝子寄主。6-9月在紫苏上寄生,以7-8月受害较重。其茎紧紧缠绕在紫苏茎上,以吸器吸收紫苏的营养,造成紫苏茎叶变黄、变红或变白,植株矮小,甚致枯死。但茧丝子为害不普遍,往往仅见于耕作粗放、杂草较多的田块。防治方法:水旱轮作,结合深耕土地将茧丝子种子深埋,不使其发芽;发现冤丝子应及时清除,防止扩展和产生种子;用"鲁保一号"防治。撒土制菌粉每亩1.5-2.5kg,或用菌液(每亩0.4kg药粉加水100kg溶解)喷雾。

15供需情况
16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鉴别】(1)本品粉末灰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细胞极扁平,具钩状增厚壁;表面观呈类椭圆形,壁具致密雕花钩纹状增厚。外果皮细胞黄棕色,断面观细胞扁平,外壁呈乳突状;表面观呈类圆形,壁稍弯曲,表面具角质细纹理。内果皮组织断面观主为异型石细胞,呈不规则形;顶面观呈类多角形,细胞间界限不分明,胞腔星状。内胚乳细胞大小不一,含脂肪油滴;有的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子叶细胞呈类长方形,充满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紫苏子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5:2.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査】水分 不得过8.0%(通则0832第二法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甲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nm。理论板数按迷迭香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迷迭香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0.25%

饮片

【炮制】紫紫苏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炒紫紫苏子 取净紫紫苏子,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有爆声。

本品形如紫紫苏子,表面灰褐色,有细裂口,有焦香气。

【检査】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2.0%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0.20%

【鉴别】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